2022年8月16日 星期二

2025年法鼓山各地中元報恩法會

闔家平安吉祥月

農曆七月為佛教的「教孝月


♦ 大眾可透過填寫「雲端牌位」,祈以諸佛菩薩的大悲願力,為祝福對象加持,圓滿報恩祈福的願望。

★ 雲端祈福-登入

https://share.google/zF35ogyUTCLJhJwPC

法鼓山舉行孝親報恩法會,以佛法自度度人,可從各地分寺院,選擇線上或實體共修。

透過持誦經典、懺悔感恩、發願迴向,為現世親友與先亡眷屬行善發願、消災祈福,以實踐佛法報答親恩,用心安迎來平安,在中元共圓好願。

★ 生者可以幫忙將供養功德迴向給亡者;

以佛法布施供養他們,令他心開意解,往生極樂世界,亡靈會離苦得安樂。

願以此功德迴向,祈願 往生十方諸佛菩薩淨土或三善道。

積極親近三寶的善緣,任何人只要能生起一塵一毫的細微善念,都能開啟未來解脫的道路。

2025年 法鼓山海外、臺灣各地「中元孝親報恩法會」

https://filial.ddm.org.tw/xmnews?xsmsid=0M165532024920430340


◎ 彙整2025年 法鼓山-臺灣各地「中元孝親報恩法會」直播日期、地點:

齋明寺「中元報恩地藏法會」

8/22(五) - 8/24(日) 

【現場+直播共修

https://share.google/HZobKsOvKl2ebEP52

∆ 地址:

桃園市大溪區齋明街153號


●桃園-法鼓山-齋明別苑

「中元報恩地藏法會」

♦ 地藏懺 

8/22(五)-8/23(六) 

19:00-21:00 

♦ 地藏經 8/24(日) 

14:00-17:00 

https://www.facebook.com/DDMJMBU/


∆ 地址:桃園市桃園區大業路一段361號


●法鼓山-農禪寺【梁皇寶懺】8/24~8/30

★實體/網路同步直播共修 

https://share.google/gukVdr98sGmi1nPw7


♦ 8/23(六) 晚課、灑淨 15:30

安位 19:00


♦ 8/24(日)-8/29(五)

梁皇寶懺 

每日08:30-17:30 


♦8/30(六) 

★齋天法會 08:00-12:00

★ 瑜伽焰口法會 

15:00-22:00

地點 

臺北市北投區大業路65巷89

臺北市北投區大度路一段112號


● 臺中市-法鼓山-寶雲寺

「中元報恩地藏法會」

8/28 (四) ~ 8/31(日) 

★ 雲端祈福

https://share.google/44MUpyEuiwY4AOb08


法會設有各項護持項目

寶雲寺知客處:

04-22550665 #9

地點 :臺中市西屯區市政路37號


●法鼓山-中山精舍

「中元報恩地藏法會」

8/31(日)、9/7(日) 

上午9:30~下午12:00

https://share.google/8gCqlWVFMkx9uz4qw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一段67號9樓

(民權東路與林森北路交叉口,入口處位於林森北路上-設有管理員及電扶梯)


● 臺東-法鼓山-信行寺

中元報恩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9/4(四) - 9/7(日) 

★ 追思祝禱雲端牌位

https://share.google/DZ7sqOZWQOz5ofBya


∆ 地點 :臺東縣 臺東市 更生北路132巷36號


高雄-法鼓山-紫雲寺

「中元報恩地藏法會」

9/7(日)-9/13(六) 

14:00-17:00


♦三時繫念法會 9/14(日) 09:00-17:00

★ 雲端祈福牌位,請上網登記

(現場+直播共修)  

https://share.google/xmP7w1ls97twKUKeG


設有功德主、佛前獻供、打齋、贊普、平安與追思燈;請洽知客處。

∆ 地點:

高雄市鳥松區忠孝路66號


台北市-法鼓山- 安和分院「中元報恩地藏法會」

9/6(六)-9/20(六)現場共修

https://share.google/Qh4iGxJZNLdvlq0QT


∆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一段29號10樓


台南市-法鼓山-雲集寺

2025下半「地藏法會 」共修

☆PM 2:00~PM 5:30

★ 雲端祈福

https://share.google/EPWIGUN4gng4EGi4t


∆地址:

台南市佳里區 六安街218號

法鼓山-雲集寺-活動預告

https://www.ddm.org.tw/default-yunji/xmnews?xsmsid=0K322409037945153674

(圖文節錄自法鼓山)

詳全文:
法鼓山-中元孝親報恩-首頁

https://filial.ddm.org.tw/


2022年8月15日 星期一

立秋節氣三物候/民歌秋蟬

立秋節氣,約在每年陽曆的87前後,中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節氣物候

初候,涼風至。立秋過後,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

《禮記》作盲風至。西方淒清之風曰涼風。溫變而涼氣始肅也。

《周語》曰火見而清風戒寒是也。

 

二候,白露降(白露生)。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

大雨之後,清涼風來,而天氣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蟬鳴。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寒蟬,《爾雅》曰寒螿蟬,小而青紫者;馬氏曰物生於暑者,其聲變之矣。

秋蟬/楊芳儀 徐曉菁(懷念經典民歌 最新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OTETfrHUh4

食在地、享當季!

(圖源於台灣好食;部分文字整理於相關網絡綜合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立秋氣溫特點

立秋節氣,約在每年陽曆的87前後

 

科學的角度看,立秋節氣,標誌著氣溫來到轉折期,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但不是秋天到來的標誌

 

氣候特點看,由於台灣屬於亞熱帶氣候,在台灣「立秋」節氣中,此時氣候依然十分炎熱,台灣周圍海域水溫仍偏高,不可能在「立秋」這一天同時進入秋季。

一般於台灣地區,大概要再經過兩個月後,才能感受到氣溫明顯的季節改變。

 

立秋時節,仍要注意防曬多補充水分預防中暑

(圖源於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