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8月14日「綠色情人節」
Happy GREEN DAY!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唐代〕
白居易的摯友元稹,因為彈劾權貴被貶江陵(今湖北荊州),而當時白居易居於長安。
兩人相隔千里,在立秋之日,白居易漫步長安曲江池畔,觸景生情而作此詩,給好友元稹(元九),表達思念之情的作品
♦
《立秋日曲江憶元九》
下馬柳陰下,獨上堤。
故人千萬裡,新蟬三兩聲。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兩地新秋思,應同此日情。
【譯文】
詩人在柳陰處下馬,沿著曲江堤岸獨自前進。
老朋友遠在千萬里之外,新羽化的秋蟬在枝頭時鳴時歇。
這裡是京城有名的曲江池,那邊是長江邊的江陵城。
新秋到來時的彼此懷念之情,應該是一樣的吧?
【註釋】
元九:唐代詩人元稹的別稱,因為排行第九,故稱「元九」。
故人:元稹。
曲江:唐朝都城長安城內的一條河。
江陵:今天的湖北荊州,在長江邊。
♦ 首聯:「下馬柳陰下,獨上堤上行」
一個「獨」字,就立下了「孤獨」的調性;
一個「柳」字,又鋪墊了「離別」的愁緒。
♦頷聯:「故人千萬裡,新蟬三兩聲」
以初秋稀疏的蟬鳴反襯環境的寂靜,倍感秋氣沉重。
烘托因思念摯友而生的孤寂之情。
「新蟬」,本意指初夏之蟬,但此時正是立秋之日,所以應該指新羽化的蟬。
詩人藉蟬之高潔來隱喻元稹之品行。
這一聯詩對仗極為工整,「故人」對「新蟬」,「千萬裡」對「三兩聲」,盡顯詩人的文字功底。
♦頸聯:「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曲江是長安城一處風景名勝處,當年白居易和元稹同在長安時常在此玩樂,然而此時白居易此刻仍在長安,而好友元稹卻被貶於萬里之外的江陵,甚至可能過著食不果腹的窘迫生活。
詩人對好友的思念和擔憂盡不言中。
♦尾聯:「兩地新秋思,應同此日情」
詩人對友人的思念盡在字裡行間,但詩人不說自己如何想念朋友,卻說雙方互相想念,寫的「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元稹寫酬答詩《酬樂天》,感謝好友,在入秋季節回敬好友白居易的情誼。
元稹表達思念和感謝摯友白居易〔唐代〕
《酬樂天》全文如下:
放鶴在深水,置魚在高枝。
升沉或異勢,同謂非所宜。
君為邑中吏,皎皎鸞鳳姿。
顧我何為者,翻侍白玉墀。
昔作芸香侶,三載不暫離。
逮茲忽相失,旦夕夢魂思。
崔嵬驍山頂,宮樹遙參差。
只得兩相望,不得長相隨。
多君歲寒意,裁切秋興詩。
上言風塵苦,下言時節移。
官家事拘束,安得攜手期。
願為雲與雨,會合天之垂。
【賞析】
元稹的這首詩,以深邃的情感和生動的畫面描繪了詩人與其好友之間的深厚友誼。
他回憶昔日與白居易二人共渡時光的美好,表達了對失去這段友誼的深深惋惜。
透過「崔嵬驪山頂,宮樹遙參差」的描繪,暗示了兩人身處兩地、無法常相見的無奈現實。
然而,儘管現實中的距離限制,但無阻思念之情。
他感慨千萬地寫下:
「多君歲寒意,裁成秋興詩」兩句,傾訴了對朋友的關心與掛念。
最後四句,我公務纏身,不知道啥時候才能再次拉住你的手。
願我們化為雲雨,交會在天際。
兩人情如手足,因此世人常把他們並稱為「元白」。
— — Francisca
(I.N.F.A.國際專業美容師護照協會 No.2331全球認證)
『美』不只是心中有愛
『美』還要Know–How
『識界』身心靈˙機能神經語言平衡健康『解讀』
(圖文整理於相關網絡綜合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