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8日 星期二

正月初四「送神早,接神遲」

正月初四為「接神」的日子,又稱迎神日。


俗語說:「送神早,接神遲。」

意思是:送神一般在大清早

通常正月初四「接神」儀式則在中午以後,才開始舉行祭祀迎神。諸神在人間監督人們,所以人們會希望神明晚點返回人間。

 
每年的農曆十二月二十四送諸神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職,報告人間的善惡,俗稱「送神日」。
 
須於新的一年農曆正月初四為「接神」,是灶神、新的值年太歲與諸位神明,將再度回到人間的日子,就要虔誠祭拜把神明迎接回來.繼續保佑百姓,並執行考核人類的禍福、善惡。

(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聖嚴法師108自在語第一集-066)

2020年1月27日 星期一

講好話-台灣吉祥諺語

看到你真歡喜,祝你平安過日子。

◇ 恭喜、恭喜,祝你樓仔厝一間一間起。 


◇ 踏入你大廳,乎你金銀財寶滿厝廳。


◇ 敬你一杯茶,祝你身体健康無問題。


◇ 食甜甜笑微微。


◇ 食甜甜大趁錢。


◇ 吃冰糖,好田園。


◇ 吃紅棗,年年好。


◇ 請你吃甜甜,乎你好緣歸厝邊。


◇ 請你吃鹹鹹,做人做事無人嫌。


◇ 吃瓜籽,好日子。


◇ 請你吃瓜子,乎你樓仔厝直直起。


◇ 請你吃一塊餅,乎你代代出好子。


◇ 請你吃一粒棗,祝你年年順,年年好。


◇ 請你吃甜粿,乎你賺家伙。


◇ 請你吃麻糬,祝你年年大賺錢。


◇ 請你吃貢丸,乎你現金開不完。


◇ 請你吃土豆,乎你吃甲老老老。


◇ 請你吃水果,祝你日日好,得善果,没煩惱,健康長老老。


◇ 請你吃水果,祝你一日好、二日好、三日擱卡好。 


◇ 嘴要學乎甜甜甜,乎你好緣結甲滿厝邊 。


◇ 緣要結乎深深深,看到你就起歡喜心 。


◇ 緣要結乎透透透,你走叨位攏會到 。


◇ 心好命好嘴擱好,榮華富貴長老老。


◇ 善事做乎夠夠夠,子兒媳婦攏有孝。


◇ 善事做乎春春春,代代出著好子孫。


◇ 新年坐乎圓圓圓,乎咱大家平安幸福好過年。



— — Francisca 

 (I.N.F.A.國際專業美容師護照協會 No.2331全球認證)


『美』不只是心中有愛

『美』還要Know–How


(圖-聖嚴法師108自在語第一集-85)

(圖、文整理於相關網絡綜合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20年1月25日 星期六

培福有福2020年/果暉法師

法鼓山 方丈和尚果暉法師 2020年的祝福「培福有福」


阿彌陀佛 新春吉祥

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師父曾比喻,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慈悲智慧的寶山,開發這座寶山,如同耕耘眾生的心田

2020年法鼓山以「培福有福」做為年度主題,邀請大家共同來開發寶山,耕耘福田,實踐方向就是

廣結善緣 大家來培福
感恩知足 人人有幸福

而我們幫助眾生 心無所求,沒有一絲一毫自我中心的執著,才是真正的培福有福

祝福大家都能深入開發自心寶山,珍惜耕耘人間福田的機會,一分一分放下煩惱,一天一天增福增慧,讓我們所接觸到的每一個人,都能平安、健康、快樂、幸福
阿彌陀佛


(-法鼓山)

2020年1月24日 星期五

鼠嚙枯藤,不貪世樂/惠敏和尚開示


2020惠敏和尚新春祝福

大家新年好,新年快樂。民國109(西元2020)是鼠年,我們想以「日月白鼠嚙枯藤,不貪世樂觀無常」來與大家共勉。

這是佛經裡面所說,有關於眾生對於世樂貪著,而不知道離苦得樂的方法。用有人被關在三界的牢獄,而被無常的大象所追的時候,跳到暫時安全的家裡,但是,發現自己的命根好像是枯藤,枯藤上有兩隻象徵日月的白色老鼠。雖然是無常,因為自己的命根隨著日月時間而消逝,而且周遭又有比喻四大的毒蛇,井底又有象徵我們有時候造惡業會墮落的毒龍地獄,但是在井上有蜂蜜,讓我們嚐到甜味的時候,就忘了這個無常的危機性。

所以對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這些苦,就不知道要有警覺性。



快樂本來是提醒我們,什麼事情可能是有利。飲食都是對我們生存有利的,食衣住行也是對我們生存有利。

但是我們假如只貪著這一種獎賞(有利的追求),常常就會貪多、過多,就不容易知足常樂,從欲望解脫。

也不知道要跟別人分享各種資源,所以不知道助人快樂。

最後面臨無常的時候,也不知道寂滅最樂。因為我們的生滅生滅,其實是不生不滅。

這些譬喻都是在我們鼠年的時候一起來學習。平常老鼠是跟我們人類一起生活,我們的生活經驗發現,牠會偷吃我們的東西。



但是更進一步想,其實也比喻我們生命的無常,隨著日月一天一天的消逝。我們不知不覺當中,日月的消逝就好比老鼠在我們家裡,不知不覺的把我們擁有的消逝掉了。這是我們需要有警覺性的,所以藉著鼠年的因緣,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日月白鼠嚙枯藤,不貪世樂觀無常」。

同時,在觀察當中能夠知道「諸行無常」,就能夠「知足常樂」,這是解脫道。

也能夠知道「諸法無我」,要跟各類各業的人分享資源,「助人快樂」,這是菩薩道。

同時知道「涅槃寂靜,寂滅最樂」,這是佛教所說的出世間的快樂。

因此,我們能夠警覺盲從於生理本能的避苦趨樂的這種追求,而能夠知道明辨善惡是非的離苦得樂。
阿彌陀佛!

(-惠敏和尚 2020年新春 身心健康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