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皮膚疹發炎/易被激怒情緒健康管理

『識界』心靈˙機能神經語言平衡健康『解讀』
- -皮膚疹發炎易被激怒 情緒健康管理

天氣漸漸轉涼了,空氣更加乾燥,尤其自古有「秋燥」症狀。
此時情緒經常激動,扼殺生活中的自我深層感受導致皮膚出現紅疹狀況。

中醫論,按自然界屬性秋季對應至人體五臟,即為肺臟之氣與之氣相應。
根據自然療法 學說,皮膚和肺臟之氣 密切相關
人體神經就在皮膚層下,強化之氣,可提高抗燥力。

植物芳香精油 療癒個人化』調配處方

相應[神經/大腦/心靈]:有助於讓內心和外在都放慢步調,進而相輔而行
調節皮膚生理的發炎狀況和易被激怒情緒的波動。



音韻:安穩地拿起清涼的葉片,悠閒地品味、聽悉,那帶著淡淡的木味香氛。


--文/Francisca

I.N.F.A.盧森堡國際專業美容師總會 No.2331全球認證


『美』不只是心中有愛

『美』還要Know–How


『識界』心靈˙機能平衡健康『解讀』


(圖轉載網絡,版權原作者)

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

寒露腳不露 健康管理

『識界』身心靈・機能神經語言平衡健康【解讀】
節氣健康管理・
寒露篇

每年陽曆約在108前後,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
此時節氣溫明顯轉涼,晝夜溫差加大,意味著由「熱」轉「寒」的正式過渡。

古語有云:「寒露腳不露。」
這句話看似簡單,卻蘊藏深刻的生理智慧。根據現代神經醫學與生理學研究顯示,
足部上呼吸道黏膜之間存在密切的神經反射關聯
當雙腳受涼,會使反射性血管收縮,導致上呼吸道防禦力下降,容易誘發咳嗽、鼻塞、氣喘等呼吸系統疾病。

此外,中醫理論亦指出:「寒從足生」,足為人體經脈之根。若足部著涼,陽氣受阻,進而影響脾腎之氣的運行

尤其在寒露之後,「肺」氣最為脆弱,足部的受寒可反射性引發皮膚乾燥、氣道敏感免疫力下降等症狀。

 保健建議

🔹晨起穿襪:早晚溫差明顯,起床後立即穿上棉襪或保暖襪來防止「寒從足生

🔹泡腳護陽:可於晚間以植物芳香精油『個人化』專屬調配處方,以溫熱水泡腳10–15分鐘,促進末梢循環。

🔹慎防著涼避免赤腳行走冰冷地面或穿拖鞋、涼鞋外出

寒露,是提醒我們「從腳開始養肺」,順應自然節氣,啟動秋冬的溫養模式。


請點閱連結夾腳拖 & 腰部酸 健康管理


— —文/Francisca 

(I.N.F.A.盧森堡國際專業美容師總會 No.2331 全球認證)

I.N.F.A. Certified International Beauty Professional No.2331

『美』不只是心中有愛,

『美』還要 Know–How

Beauty is not only love in the heart, 

but also the wisdom of Know–How.

『識界』身心靈・機能神經語言平衡健康【解讀】

『識界』 Mind–Body & Neuro-Linguistic Balance Wellness


(圖源於網路TVBS*中華中醫藥學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