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 星期二

錯誤傳言降低資訊敏感度

雖然包裝成要大家「不要貪心」、「小心詐騙」,但把虛構的內容當成真實案件,並冠上「教育意義」的名義在社群平台流傳,

★不僅無助於幫助民眾辨識詐騙★還可能讓人逐漸習慣接受假訊息,

★反而降低資訊敏感度。


♦經查證-錯誤-虛構人物

網傳「黃瑞德校長的受騙經歷」的訊息:

文章,聲稱是台灣一名「黃瑞德校長」的遭騙 2,000 萬元的血淚經歷,並因此整理出 7 大騙人套路,供民眾警惕。

原始謠傳版本:

★MyGoPen查證參考:【錯誤-虛構人物!】

https://www.mygopen.com/2025/09/Principal.html?m=1

🩸查證解釋:

網傳訊息原始出處為何?

MyGoPen檢視網傳訊息發現開頭出現「這是一篇根據影片內容,整理出的約十分鐘精華文章...」的文字描述,這通常是民眾將 YouTube 影片連結丟給 Gemini、ChatGPT 等 AI 工具,並要 AI 摘要影片內容時會出現的語句,可以推論網傳訊息原始出處應為一部影片。


✴️網傳訊息提到的故事,真實性為何?

♦首先,MyGoPen 在 9 月 4 日的查核報告,提到過民眾遇到這類影片,首要謹記「不要細究」,例如: 

(1)不要去探討是否有「黃瑞德校長」這個人。

(2)不要管影片中的事件是否「真實存在」。 

(3)不要給影片或文章流量,最好不要點開。

要拆解一則沒有任何消息來源的傳言,必須先確認它是否來自內容農場網站或頻道,而「美玲晚年說」上傳的影片,具有聳動標題、AI 旁白配音、來源不明的畫面等,即為典型的內容農場頻道。


❎內容頻道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流量」,有流量才能化為收益,

你如果想著「聽聽看它會說些什麼」,或是邊看邊思考「是不是真有人遇到這些詐騙」,

其實都只會加長你看影片的時數★而內容農場即可藉此獲得流量或點閱率,賺取收入,進而製作更多農場影片。


內容農場頻道有許多種類,傳言提到的內容,是以「詐騙」、「養老」等內容為主的頻道。

此外還有像是「宣導機場新規定」、「宣導銀行新規定」、「宣導國家政策」或是「宣導養生知識」的頻道,無論內容是真是假,都應謹記。

★這些頻道不應該是你接收訊息的管道。 

例如機場是否有新規定,應查詢各大航空公司或民航局網站;

銀行是否有新規定,應查詢各家銀行或金管會網站

國家是否有新政策,應洽詢相對應的政府部門;

🩸養生知識應詢問專業的醫生或護理師,而非素未謀面、披著白袍自稱是醫生的人,或是 AI 生成的醫生。 


♦至於傳言提到的詐騙相關內容,應詢問的對象是警方、165 反詐騙專線或是 MyGoPen 等單位。

若是不知道該如何查詢,還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搜尋新聞媒體有沒有報導,如果是重要政策,國內主流平面或電視媒體一定會有報導。


🔴傳言故事雖然是杜撰,但具有防詐教育意義,為何還需要查證? 

★一個故事是否「有教育意義」和它是否「真實」是兩回事,不能混為一談。

以傳言為例,把虛構的故事描繪的極為生動,甚至標榜為真實事件,就會誤導觀眾把「編造內容」當作「現實案例」,★無形中會破壞民眾對於社會的信任度。

即使故事內容圍繞著「不要貪心」或「防範詐騙」這種正面訊息,或是「好心」提醒民眾不要被騙,★也不能因此忽視資訊來源有問題這件事。

內容農場除了會騙取流量外,一旦錯誤或虛構的資訊,被冠上「教育意義」名義在社群平台流傳,

★民眾可能會逐漸習慣接受假消息,反而降低資訊敏銳度。


結論 

總結來說,網傳訊息其實是一部內容農場影片的摘要,影片中提及的人物及案例,皆為虛構的故事,傳言並未註明這些重要的資訊,容易讓民眾誤以為是真實發生的案例。


(節錄)MyGoPen查證參考:

https://www.mygopen.com/2025/09/Principal.html?m=1

— — Francisca 

 (I.N.F.A.國際專業美容師護照協會 No.2331全球認證)

『美』不只是心中有愛

『美』還要Know–How

2025年9月10日 星期三

平安的人間.極樂的歸程

平安的人間告別

水水的(臺語)媽媽以九十三歲高齡,安然往生。

臨終時沒有病苦,依然能與我們擁抱、微笑的回應。

就在下一口氣之間,慈祥的身影已然隨順佛號,往生西方極樂淨土。


【聖嚴法師語錄-平安的人間】

https://youtube.com/shorts/ZdwOSGPyPGI?si=a8xd2mZdYl2U96_y


當人的內心清淨時,他所看到的環境便是清淨的,

心所嚮往的、心想要完成的,也一定會完成。


《維摩經》云:「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大乘起信論》云:「心生則種種法生」。


是的,當內心安定清淨,眼前便是一片光明,

慈悲與智慧即能共構淨土


我們一心稱念 阿彌陀佛

願水水的媽媽一路好走,佛國之旅,吉祥圓滿。

於西方極樂世界,蓮開見佛。


虔誠祝禱迴向

敬頌 法安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 — Francisca 合十


(圖視頻源自法鼓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25年9月8日 星期一

月全食-紅月亮之約

2025年9月8日(一)凌晨,罕見且壯觀的「月全食-紅月」天象!

∆ 2025於9月8日凌晨全程可見月全食奇景(圖片來源: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

肉眼明顯可見月亮缺角變暗的「本影食」自0時27分初虧開始,至3時57分復圓結束。


其間月球轉為赤銅色「紅月」的全食階段長達1時23分,是未來15年內本地可見紅月最長的一次



觀賞條件極佳,只要選擇西邊開闊的地點,不需使用特別器材,以肉眼即可全程欣賞此次月全食奇景。


♦ 什麼是月全食天象?


月食為月球進入地球影子而短暫變暗的少見天象,可分為本影食的月全食、月偏食,以及半影月食三種。

臺灣在未來十年內,可見到本影月食共9次,其中月全食7次,但只有3次為全程可見且適合觀賞。

看到「紅月」的機會有7次。

台灣下次可見「月全食」為2026年3月3日,但為月出帶食,無法看到初虧到食既的過程

而下次要觀賞全程可見的月全食則要等到2028年12月31日。



♦ 月全食最為奇特而震撼的景象:紅月


本次月全食最精彩的部分為1時30分至2時53分,月球完全進入地球本影內的「全食」階段,

其中2時12分為月球通過地球陰影中央的「食甚」

在全食階段內,月球將因地球大氣折射的少許陽光而轉為暗紅色,俗稱「紅月」或「血月」,是月全食最為奇特而震撼的景象。

全食期間月面亮度及顏色變化與地球大氣狀態有關,是重要的科學觀測項目。



◾本次月全食還將伴隨發生「月掩星」。

在全食過程中,紅色的月球將遮掩寶瓶座82號恆星(約6等),1時30分掩入,2時29分復出,可使用雙筒望遠鏡欣賞或透過長焦距鏡頭拍攝錄影,捕捉「紅月掩星」的罕見景象。


♦臺北天文館將在9月8日0時起於YouTube頻道進行月全食線上直播,歡迎共同觀賞這場太陽系中最特殊的天象奇景。


回顧2021年5月26日:睽違24年天文大秀,台灣再次見到「月全食」,恰逢2021年「最大滿月」

★下次可見則要等到2033年10月。

線上直播與觀測時間整理

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4482


∆轉載-活動大聲公-微笑台灣-用深度旅遊體驗鄉鎮魅力

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8465

2025年9月7日 星期日

白露去感受光,讀懂風,了解水

白露,陽光明顯沒有那麼衝動,謙虛了,緩慢了,就會更好相處。

別人不會躲閃閃,你才可以把自己表達出來。



你是光啊,可以耀眼到不需要注目,可以熾熱到不接受擁抱。

但你是方向,即便蒙上了雙眼,屏蔽了感官,萬物也會用心追隨,那裡有生長的根本。

成為光是一種榮耀,是光,卻是一種責任。



白露的風,也有著不一樣的質感。沒有了雨的牽扯,它更像一陣風,果決利索地帶走世間的各種拖泥帶水。

風就要有風的樣子,吹走了就不要回頭。

不然菊花們怎會願意在這個時侯放飛她們的希望,去探索,去博弈,無論輸贏對錯。

是啊,縱然是希望,就會有失望。

但,沒有這義無反顧的風,用什麼承載出走的勇氣,失望無望,希望也無望。


白露的水,冰冷得讓人不太敢親近,但這並不影響它的歡騰、跳躍生生不息。

哪怕是流向冬天,冰冷會讓它凝固。終將來的春天,也會讓溪流繼續山河洶湧。

而當下這不被打擾的秋水,看上去更加篤定,水的無畏,任何時刻的無畏,是大自然每個躍動生命的無畏。


所以這秋日裡,無論是成熟的果帶來豐收的喜悅。

還是凋零的葉,帶來離別的傷痛,都會被這秋風吹散。

碎片,會在清晨凝結的露裡,短暫停留。



白露節氣,約在每年陽曆的9月7日前後

(轉載)創作者:一方見地•白露


輪胎掉下路坎如何脫困

用車知識-汽車脫困技巧

這樣太考驗技術了,老司機現場示範〈利用繩子脫困〉  




♦ 輪胎掉下路坎如何〈利用繩子脫困〉?


https://youtube.com/shorts/fDTs6XMFOCA?si=c6CwrnRpo7l0EE31


♦ 駕駛技術-車輪掉進溝裡,如何正確操作。 


https://youtube.com/shorts/SpP-4vBtsxg?si=NMrFY0oblWll8x1u


♦ 行車與旁邊的障礙物發生了刮蹭,如何正確脫困?

這也太考驗駕駛技巧了吧


https://youtube.com/shorts/4bvWnhz1dBo?si=IXNw8pqzPpA7lawh


(視頻轉載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25年9月6日 星期六

七月真的有鬼門開嗎

【Q&A大解惑】七月真的有鬼門開嗎?人為什麼會怕鬼?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也就是所謂鬼門開的日子

這其實是民間的信仰,要追溯其思想源頭,大約是在上古的商周時期。

所謂的鬼門開,並非真有一道鬼門會被打開,鬼道的眾生便跑了出來;

必須是人們為陰間眾生做功德的心念與之相應,他們才會來接受祭祀;若是沒有人為他們超度或祭祀,他們也不會出來。

因此,認為鬼月諸事不宜的想法,其實是心理因素;其他非漢民族的地區,既然沒有鬼月的傳說,也就沒有這些禁忌了。

♦ 人為什麼怕鬼?

探究怕鬼的心理,不外兩種原因:

第一,對於超越人類理解能力的不可知事物,懷有恐懼;

第二,無法預測的逆境,遽然發生時,會使身心的安全受到威脅,因而害怕。


♦ 怕鬼的心理好不好?

它對一個人本身的感覺來說,是不好的,但對人格健全來講,是好的;因為那會使我們在潛意識裡有一種認知,知道自己不是一個無限的、偉大的勇者,只是一個普通、渺小的人,隨時可能遇上自己能力所不及且無法抗拒的事情。知道自己還有所不能,有所畏懼,如此,便不致膽大妄為。


🌾延伸閱讀

〈話說鬼月〉

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 - 08-06 

https://ddc.shengyen.org/?doc=08-06-004


(轉載) 法鼓山「中元孝親報恩」〈吉祥的七月-心安篇〉

https://filial.ddm.org.tw/xmdoc/cont?xsmsid=0O201551497630115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