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為臺中氣爆事件合十祝禱

【祈福】🙏🙏🙏


讓我們同為2025/2/13

臺中百貨商場 氣爆事件傷亡民眾

合十祝禱


祈願

亡者往生善處

傷者平安康復

救援平安順利


🌺一起誠心誦念佛號迴向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線上持誦鈔經 https://mantra.ddm.org.tw/



🌷雲端祈福 https://compassion.ddm.org.tw/


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對變化做出快速反應-達爾文

2月12日達爾文(Charles Darwin)冥誕週年紀念日

紀念這位現代演化生物學之父,並藉此機會重新審視此位史上最偉大科學家之一,遺留給全人類的重要遺產。




◉博物學家達爾文的經典名言

◆ 只有服從大自然,才能戰勝大自然。


◆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愛惜每一分鐘。


◆ 能夠生存下來的物種,並不是那些最強壯的,也不是那些最聰明的,而是那些對變化做出快速反應的。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 樂觀是希望的明燈,它指引你從危險峽谷中步向坦途,使你得到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支持著你的理想永不泯滅。


◆ 我必須承認,幸運喜歡照顧勇敢的人。


◆ 不要因為長期埋頭科學而失去對生活、對美、對詩意的感受能力。


◉ 2025年2月12日(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人們會在這天夜遊、賞燈、吃湯圓,以及祈福新年好運!

(圖、文、視頻整理於相關網絡綜合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元宵佳節燃燈祈願

🌕 元宵佳節|燃燈祈願✨照亮眾生 🔥

吃湯圓、賞花燈,還有更重要的——點燃智慧心燈



讓我們點燃一盞燈,祈願:

黑暗轉為光明,迷惘轉為清醒

貪瞋癡的煩惱化作慈悲智慧

願自己,也願眾生,同行菩提道


祝願大家心明眼亮、福慧圓滿,一起在修行路上,燈燈相傳,照亮彼此的人生🎉


🔥來點光明燈祈福🙏 https://pse.is/752use


(轉載自法鼓山)

2025年2月11日 星期二

新竹「南園」台灣版「江南庭園」

台灣版「江南庭園」秘境

The One 南園生活美學


位於新竹山間的「南園」可說是確確實實的四面環山,循著蜿蜒車徑駕駛一段路途,才能循著路牌指示順利抵達,且入園採全預約制的作法,格外彰顯了隱蔽性,讓旅人走入「南園」之前,就經歷了一陣神祕感的襲來。


不過這份神祕感在 The One 南園也是其來有自。這一占地達 27 公頃,比大安森林公園足足大了一公頃的建築 + 綠地園區,原是聯合報系創辦人王惕吾的故居,於 1985 年落成,由號稱「台灣建築之父」的漢寶德操刀設計,以江南庭園與閩式建築風格,並選用台灣本土產的檜木材料建成,光是遊走在園林各處,都能嗅聞到鼻尖傳來的療癒檜木香,視覺上像是置身在《臥虎藏龍》電影場景中一樣夢幻。


曾接待柴契爾夫人、戈巴契夫等政壇巨擘的事蹟,體現出南園作為交誼場所之初,累積了濃厚的歷史與人文色彩。而在 2008 年 The One 團隊接手南園後,便以「復舊如舊」的思維,致力於保留該地濃厚的時代韻味,並集結多方領域藝術家、農友,加入更多主打探索的體驗活動,打造出具東方文化精神的世外桃源。


以共好精神,將庭園化作職人技藝實驗場

時至今日,人們偏好的旅遊形式已有所轉變,以杜絕急躁壓力,免除僵化行程為優先的「慢旅遊」(Slow Travel)模式,在近年擴及了更多年齡層的偏好群眾,而「定點旅遊」就是一個受歡迎方案。


「定點旅遊」顧名思義,便是讓旅客在同一地點花上一日或數日的時間,體會獨具生活感的緩慢悠遊。專注在當地文化特色的深度連結,除了能免去旅途中不停「轉點」的舟車勞頓,也保持了旅客選擇體驗活動的高度自由。把旅遊節奏刻意放慢,藉此有意識的調節疲憊的身心狀態,從渡假村、休閒農場、郵輪等大型場域都屬定點旅遊的一環。


而主打「定點式人文渡假體驗」的 The One 南園,便是此概念的延伸,不管是一日遊園或入住過夜的旅人,的確可以在此概念下,將想玩、不想玩的選擇權掌握在手。



我們對旅遊的既定印象,時常與趕行程、拍照打卡綁在一塊,因此自然不會將它與「生活」二字搭上邊。

對此,The One 創辦人劉邦反而不願跟風,形容自己很反骨的想將「生活帶入旅遊」的願景置入南園,並形容自己的逆向思維,的確把 The One 南園打造成一座像樣的生活美術館。


像是在上世紀末,還做為聯合報員工度假地點的南園,就設有多達 40 間房間。

可自從 The One 接手後,秉持著讓消費者樂於停留,而非傳統旅館一樣力拼來客數,劉邦初選擇將房間打通擴大,縮減為 20 間。


且不嚴格限制旅客退房後的停留時間,以此順勢把價格拉高,針對此舉,劉邦初不諱言說:「想要獲利,勢必得創價,而不是製造議價的空間。」


當然,隨著價錢近乎倍數成長,相對應的體驗升級也得一併添入,除了肉眼可見的與共好夥伴合作舉辦眾多特色活動外,無微不至的「款待精神」,更是園林管家們的必修課。


幾乎每位南園管家都來自新竹在地,不僅是因為他們更熟悉這片土地,更是讓每位旅客都能感受到最貼近地方人情的服務品質,無論是藝術品的創作由來、建築的設計巧思,還是小樹苗的種植背景,管家們都能透過故事傳頌,帶領消費者走入一磚一瓦延伸而來的深度分享。


此外,The One 南園還為管家提供專屬的培訓課程,包括茶藝、黑膠、書法等,一方面幫助他們學習能帶著走的技能,另一方面能將習得的技藝傳遞給來訪的消費者,達成切實的影響力消費循環。


劉邦初坦言:「台灣當代的旅宿業不該只是賣房間,而是在這座園林裡我們該怎麼『過日子』,所以你能看到我們的管家都有不同的專長和才華,才能陸續去打造我們理想中的園林生活圈理念。」


屬於 The One 南園的遊樂逸趣,不僅限在「世外桃源」的外在特色,更在於它以建築、文化、藝術與款待精神的巧妙交融,這裡除了是旅人的休憩所在,與其一同創造的生活美學實驗,也不斷在此地悄然發生。


劉邦初所言:「我們能在這裡學習怎麼過日子」像是面對所有旅人的真情邀約,讓「慢下來」不再只是口號,而是走出園林後,繁忙生活中隨時可感知的美好。



∆ 一座造型獨特的建築,它是 2015 年曾造訪此地的日本建築師隈研吾的在台首件作品「風檐」。

「風檐」不僅致敬了漢寶德所設計的南園檜木建築群,還以南園附近的九重山景色與九降風概念做為發想,打造出與自然呼應的有機弱建築。


∆ 步入南園廂房,旅客皆會踏上文化氣息四溢的主題旅程,諸多園內的共好夥伴也會為你的遊園之旅加分:

如農曆春節所舉辦的「南園拾樂」提案中,便邀請了「喜豐香 1985」,以南園標誌性的古厝窗花為靈感,做出精細可愛的小漢餅,佐上一杯新竹東方美人茶,當作入園的迎賓小點,感受優雅的年節氣氛。


除上述新體驗之外,在非年節期間,都會有職人進駐的體驗活動供旅人遊玩,且附有專屬於該活動的精緻廂房,讓旅客在僻靜的山林裡悉心感受。


(轉載)

https://onepercent.storm.mg/article/5313654#gsc.tab=0

「枇杷膏」藥局 超商效果不同

「枇杷膏」藥局 超商成份不一樣!



不少人咳嗽時,會想買「枇杷膏」緩解不舒服的症狀。


但儘管外包裝相似!

不同通路販售的枇杷膏,效果卻完全不同!


▲ 藥局的枇杷膏有添加川貝,可以止咳化痰。


❇ 但是超商販賣的卻沒有川貝成分,頂多只能潤喉,甚至還被擺放在糖果區旁邊。


❖ 另外,舒立效,同樣有區分!

在超商買的,沒有藥物成份,頂多只能算是喉糖。


(轉載網絡:newsebc)

https://youtu.be/tZKNuxapHUI?si=ipoCALC3somkIHJ0

2025年2月9日 星期日

追思二姊迎向光明的生命旅程

追思悼念 二姊

生命是暫時的任務,生死只是一個過程,讓祝禱代替悲傷。



感謝二姊對於家的貢獻和付出


一心稱念「阿彌陀佛」

迎向一個充滿希望和光明的生命旅程,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虔誠祝禱

祈願二姊菩薩

往生西方佛國淨土

蓮品高昇花開見佛

敬頌 法安廻向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https://youtu.be/yfEKBTkoXxQ?si=TZVT4ZdlUsrs2v9i

2025年2月8日 星期六

春天來的也不容易

立春,背後空無一物,前路處處生機


立春,吹著冬天來的還不願意走的寒風,我尋找著春的蹤跡。


此時的大地仍禁錮在沉重的過去,對新鮮生命的律動有點抗拒,它需要春的鼓勵。


牆縫裡的小草,面對有限的水土,它已經盡力,它在等春的一臂之力。


水面的輕霧告訴我,天氣會一天天暖和起來的,誰知道呢?

立春不過是剛萌生的念頭,如果不夠堅定不夠有力,隨時都有可能被冬天反噬、被過去、被冷漠、被別人一樣的眼光反噬,春天來的也不容易。


梅花開了,它最懂春天吧!在春天才剛起心動念的時候,它就笑臉相迎…


春天吶!那是每一種花都想開放的季節,它溫柔體貼,善解人意,沒有一種花,能夠拒絕得了它的濃情蜜意。


但春天從來不會盛裝出席,它裹著冬天織的素衣,讓花自由地隨機地,一點一點華麗它的夢。


從無到有,才是春天最迷人的魔力。

它會給你新的,什麼是新的?

是過去正確的,不能成為驕傲。

過去錯誤的,也不能成為阻礙。

努力而不得的,不能成為執念。

靠實力獲得的,也不能成為榮耀。

好難做到啊,我需要春天給我信心!


春天從來不是宏大的敘事,但它緩緩而來的步伐,卻又把每一個細微的變化敘述得偉大。

今天會比昨天多立春/一方見地天天、一點點,樹會茂、山會綠、水會青。

我們又會擁有很多很多,充沛的精力,飽滿的情感。

所以我們尊重這一點點。

一點點芽、一點點花、一點點光、一點點土、一點點水。

就是這一點點,蓄積在重復而不間斷的日子。


我還寫了一句話我特別喜歡,單獨送給大家,那是我走進立春森林的感受:「背後空無一物,前路處處生機。」


祝大家有一個真正的,絕對的,全新的開始。

出發吧!

(圖源自法鼓山)

(視頻轉載:一方見地 2025/2/3)

https://youtu.be/o0C_2LNcPe8?si=AJhxPs3grorxnBsZ

2025年2月7日 星期五

淨化肝臟、防感冒&腦清醒健康管理

中國自古就有「順時而食,順時養生」的說法。

  

『識界』心靈˙機能神經語言平衡健康『解讀』

- -淨化肝臟 、提升免疫力、抗感染防感冒 &  虛弱狀態下使腦清醒 情緒健康管理


《黃帝內經》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中醫論,春氣與肝氣相通,肝臟在春季的生理功能最為活躍,因此立春後是「養肝黃金期」。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解毒、排毒器官,維持著身體的代謝和消化。


若能立春後好好養護肝臟,便能為一年四季的健康奠定良好基礎。


植物芳香精油 療癒『個人化』調配處方


相應於[神經/大腦/心靈]系統之關聯性— —促進新陳代謝、淨化肝臟、加強免疫系統、呼吸系統、消毒殺菌、抗感染、防感冒。


特別注意情緒的調節— —洗滌心靈、振奮心靈、虛弱狀態下使腦清醒。


個人處方之音蘊— —透過一次次地處方精油泡澡,是日常紓壓的方式,除了可以讓緊繃的精神獲得釋放之外,它對於身體的健康也有相當好的幫助,促進了血液循環,也能活血祛瘀,全身的經脈通順。


振奮心靈對生活有正面能量。

研究指出,快樂的心情,可能會讓身體的抗體水平提高,也提高免疫細胞能力。


◆「順時而食,順時養生」


立春後挑選最適宜的食材,借助不同食物,順應不同的食物性味搭配、烹調有方,就能起到滋養五臟六腑的作用。


中國年俗 農曆正月初十「地日」十全十美。



— —文/ Francisca 

 (I.N.F.A.國際專業美容師護照協會 No.2331全球認證)


『美』不只是心中有愛

『美』還要Know–How


(圖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25年2月6日 星期四

傳燈法會-感念師恩聖嚴師父

大悲心起.願願相續-法鼓傳燈法會

代代相傳的菩提心燈


關於傳燈法會

傳燈法會是法鼓山四眾弟子為感念師恩並實踐 聖嚴師父悲願的弘法儀式;

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師父曾說:若能實踐法鼓山的理念「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便等於給他掃墓紀念;他不要弟子感謝他、感激他,他只希望每個人也可以是一盞燈。

「傳心燈,起願行」,讓我們在不同的地方散發光與熱,為身邊的人照路、給身邊的人溫暖。

傳燈就是傳法,燈是法身慧命的燈,也是智慧的燈,也是斷煩惱、成菩提、度眾生、成佛道的燈,一燈點燃另外的一盞燈,燈燈相傳一直傳到無盡。



二00九年二月,聖嚴師父捨報圓寂,社會頓失一位心靈導師,佛事期間更以身說法,示現最後一堂生死課。

在師父圓寂週年之際,法鼓山規畫以「大悲心起‧願願相續」為主軸,除緬懷師父教澤,更重要的是發起願心,將佛法傳承下去,讓佛法明燈永遠不斷、讓漢傳佛教承先啟後、讓法鼓山理念傳持普及。


因此,僧團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九,也就是師父圓寂日當天稱為「法鼓傳燈日」,並舉辦「大悲心起‧願願相續」法鼓傳燈法會 。

法鼓傳燈法會除表達僧俗四眾對師父教澤的感恩與永恆憶念,也以「法」相會,以師父教法、法鼓山理念為導,共同發願做佛法的鼓手,提醒自己精進修行的迫切,進而與他人分享佛法。接續著師父的法身慧命,傳心燈、擊法鼓,讓佛法光明照亮世間。


聖嚴師父曾說,他不要我們感謝、感激他,只希望每個弟子都能成為一盞燈,把佛法的悲智傳揚出去。

每年的法鼓傳燈日就是在提醒我們,提起當初發願修行的初發心。

並感恩在修行生命中得遇明師,給予我們一生受用的智慧。

現在,我們希望以報恩念佛的方法,緬懷師父、感恩師父。


◆ 活動日期:2025年2月8日 (六) 14:00~16:00 

◉ 注意事項:

◆ 無須自備燈缽,道場將統一為大眾準備。

◆ 無須穿搭海青,請著義工服(義工),或著長袖、長褲及黑襪參加。

(轉載-法鼓山 齋明寺)

https://jms.ddm.org.tw/xmnews/cont?xsmsid=0K343384471206394658&sid=0N028847365592919362

2025年2月4日 星期二

瘦手臂運動

 一次瘦手臂和厚背肉!

手臂連接到腋下、後背那一部位的脂肪是最難消除的,是許多人的煩惱。

尤其到了夏天,想要穿無袖衣服卻又擔心露手臂,會影響穿衣服的美觀。


想要瘦手臂、後背肉和掰掰袖說再見。

「瘦手臂」4個健身運動,坐著就能訓練手臂肌肉,可以加強手臂線條更加勻稱。


(圖,健身運動轉載網絡)
https://youtube.com/shorts/AOOFDkfp18g?si=fURdImlpr3TDMheU

— —文/ Francisca 
(I.N.F.A.國際專業美容師護照協會 No.2331全球認證)
『美』不只是心中有愛
『美』還要Know–How

活出生命的每一天

過生活只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視一切為奇蹟,

另一種是視一切為平常。


“There are only two ways to live your life. One is as though nothing is a miracle. The other is as though everything is a miracle.”

--Albert Einstein 愛因斯坦



「當你不喜歡一件事時,你應該做的是改變它。如果你不能改變它,就改變你對它的想法。不要抱怨。」


“What you're supposed to do when you don't like a thing is change it. If you can't change it, change the way you think about it. Don't complain.”

- -Maya Angelou 瑪雅·安吉洛



《只有自己高興了,那才是生活》

△ 一輩子都在省著,攢著,

不論多摳,錢還是沒存夠。


* 一輩子都在忍著,讓著,怕著,

不論多小心,人還是得罪的不少。


* 一輩子都在讀著,寫著,悟著,

不論多聰明,虧還是沒少吃。


* 一輩子都在覺醒中,成熟中,

成長中不論多淡定,遺憾還是有。


* 回頭看,除了蒼老的容顏,漸長的年齡,

滿腹的心酸,還有什麼真正屬於自己?


* 所以想開了,什麼才是生活?

只有自己高興了,那才是生活。



所以,這就是我的生活。我想讓你知道,我既快樂又悲傷,我仍在努力弄清楚這是怎麼回事。」


“So, this is my life. And I want you to know that I am both happy and sad and I'm still trying to figure out how that could be.”

--Stephen Chbosky 史蒂芬·喬博斯基



「所以我們奮力前行,就像小船逆流而上,不停地被推回到過去。」


“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 - F. Scott Fitzgerald F·斯科特·費茲杰拉德



「做你內心認為正確的事─ ─因為你無論如何都會受到批評。」


“Do what you feel in your heart to be right – for you’ll be criticized anyway.”

- -Eleanor Roosevelt 埃莉諾·羅斯福


「願你活出生命的每一天。」


“May you live every day of your life.”

- -Jonathan Swift 強納森·斯威夫特



--Francisca
I.N.F.A.盧森堡國際專業美容師總會 No.2331全球認證

『美』不只是心中有愛
『美』還要Know–How

(圖、文整理於相關網絡綜合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春天有無數種可能

立春,是 阿拉伯婆婆納 傳來的訊息,

還是和 紫花地丁 的約定,

或是 通泉草 按捺不住的張望,

碎米薺 的翹首以盼?



一陣東風過,春天款步而來。

安撫了剛探出頭嫩芽的小慌張,舒緩了剛打開花苞的小局促。


每一個新生對未知的惶恐,

春天都會安頓下來。

別怕,有我在!


春光的不爭不搶,會成為陪伴,而不是負擔。


春雨的不慌不忙,山河會充盈,不會氾濫。


春風的不急不躁,輕拂過的心,會放下芥蒂。


好奇,就去探索吧;

陌生,就去熟悉吧。

跌了就起,碎了就補,

補不了的,就去創造,

沒什麼大不了的。


有春天在,就有無數種可能;

有春天在,任何因生長而自我的決定都會被準允。


哪個生命不想在春天長大?

哪個生命在春天不會長大?


春天,承得住盛情,托得住苦難,

是足夠的博大、包容、深刻、通達。


這就是春天,把萬物寵溺;

這就是春天,深愛著大地。


春天是個了不起的媽媽,

它可以讓萬物自由生長。



(圖於法鼓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一方見地)
https://youtu.be/tNvEuFtR-WI?si=SA5oTr-BGCRA8fhS

春打五九尾-吉祥、富饒

2025蛇年是雙春年,又逢2025年2月3日是「數九」當中的「五九」最後一天。

民間諺語:「春打五九尾」。

象徵:吉祥、富饒的好兆頭。


民俗學者 介紹,春打:即打春,也就是立春。

立春在「五九」最後一天,叫作「春打五九尾」;


立春在「六九」第一天,叫作「春打六九頭」。

一個「打」字,把嫵媚的春天描繪得更具活力。


雙春年是指在農曆的一年內出現兩次「立春」,這是一種特殊的曆法現象。

雙春年通常發生在農曆閏年,因為農曆的一年比太陽曆短,需要透過加入一個閏月來調整,從而出現兩次立春。

立春時間:

第一個「立春」出現在農曆大年初六(國曆2025年2月3日)

第二個「立春」出現在農曆十二月十七日(國曆2026年2月4日)


雙春年是很吉利的一年,被認為會有加倍的豐盛。

在傳統民間有很多俗諺:

「春打五九尾,叫花子跑斷腿」、

「春打五九尾,喝油像喝水」、

「春打五九尾,吃穿不用愁」。

 認為「兩春夾一冬,黄土變成金」。

這是古人由長期的農事觀察中的出的結論,反映出這個年份的豐收與富饒。


(圖、文整理於相關網絡綜合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25年2月2日 星期日

八種中西樂器合奏年味洋溢

八種不同中西樂器合奏「過年組曲」,製作精心年味洋溢!
為春節添慶
也為年假做收尾

(轉載)
https://youtu.be/Pu76HObN-UI

Eight Twelve 八拾貳 - Chinese New Year Medley

馬來西亞全新 中西合壁 樂團【Eight Twelve 八拾貳】
給你帶來精彩絕倫的新年組曲!

熟悉的旋律,創新的演繹!
傳來一陣陣的新年氣氛!


钢琴 Piano - 邱可欣 Khoo Khe Sin

长笛 Flute - 陳瑞健 Tan Swee Kean

小提琴 Violin - 謝小梨 Lisa Chia

古筝 Guzheng - 王惜盈 Sara Heng

琵琶 Pipa - 沈得信 Sim Teck Sing

贝斯 Bass - 藍偉成 Lam Wai Sing

鼓 Drums - 張俊勇 Jimmy Chong

笙 Sheng - 林國榮 Lim Kuo Yung

编曲 Music Arranger

邱可欣 Khoo Khe Sin

◆ 2025年2月2日,中國傳統年俗文化,農曆正月初五為「五路財神」生日。

拜財神,迎接『初五隔開』,象徵新年的財富與事業好運正式開啟。


2025年2月1日 星期六

蛇年靈動的意象-惠敏和尚新春開示

2025年惠敏和尚新春開示:

https://youtu.be/mCg7EWbvVFw?si=ozB4KtlYZTq6KzFo


2025年 新春法語

身如四蛇盛一篋,鍛鍊四大促健康。

慾若巨蛇知遠離,善解空義捉蛇法。


 The body is like a basket containing four snakes, and training the four elements promotes health.

Desires are like a giant snake; learn to keep your distance from them; skillfully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emptiness and master the method of handling a snake.


阿彌陀佛,大家新年好。

今年是2025年乙巳年,也是所謂蛇年。


蛇在佛教裡,曾經是在佛塔中被作為守護佛陀的護法神。

所以看到早期佛像沒有直接顯示出來,只有佛的座位,還有佛的腳印,但是有一條五頭的蛇王來保護他。

另外這裡菩提樹也代表佛陀成道之處。

因此我們也希望,佛法能夠佛日增輝,法輪常轉。


另外今年也是聯合國訂定量子科學與技術國際年,也是量子力學成立100周年。因此有很多宗教性或者科學性的意義,讓我們今年會在理性還有感性都能夠圓滿。


在佛經裡面也有用蛇,因為牠會跟人的關係有時候會有毒害的現象,所以對我們身體要觀察四大。

假如不調的時候,就好像四條毒蛇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因此一方面提醒我們,身如四條毒蛇裝在一個竹籃子裡面,我們就不能貪著,不要以為這個身體就是我,為了它我們有時候在行為上就會貪求。

另外認為這四大所生的身體就是我,我執就很強。


此外我們對身體也不一定會好好去調節、調理它。我們很容易不注重、不注意健康的習慣。

所以對於怎麼去鍛鍊我們四大,我們都以為好像身體不會變,就不注意運動。

其實它就需要不斷地去用它,因為早期在農業時代乃至於更早的狩獵採集時代,我們需要做很多勞力才能夠獲取食物。

進入工業時代以後食衣住行都很方便的了,連帶就缺乏運動的習慣。


特別我們將來面臨高齡社會,對於身體你沒有注意所謂用進廢退,所以很多高齡者肌少症、骨骼疏鬆、糖尿病,有時候肥胖。


另外也不會去注意「健康檢查」,以為好像永遠都會維持你,所認為的四大可以永遠安然無事。

所以怎麼能夠去鍛鍊我們的四大,來促進健康。

同時對身體佛教也教我們觀察,觀身不淨,這個是身念住;

觀受是苦,對於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都能夠知道不能執著;

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所以善調四大、鍛鍊四大,以及常常觀察四念住,可以讓我們身心健康。


另外蛇常常也比喻成欲望,所以講人心很貪啊,像蛇要吞象一樣,比牠大的這個對象牠都想要吞食。

所以佛經也提醒我們,我們的欲望像大蛇、巨蛇一樣,我們要時時刻刻注意離欲。


因為這個故事在佛經裡面是用來勸導,有比丘認為說佛陀沒有說過要離欲喔!覺得好像欲望不是障礙修行的方法,不是障礙修行的因緣。

所以佛陀就跟他講說,你對我的教法沒有善解啊!對於它的義理不了解。

我真正要表達的,就比喻你要去捉蛇,捉蛇要有方法,有時候會從頭部壓住,你才能夠安全地抓住牠。你假如從身體中間、從身體的尾巴,你反而就會被牠咬傷。

也說明我們在學習當中要善解真正的意義。有時候誤解了、錯解了,反而會變成傷害。


所以龍樹菩薩就用這個故事來說,佛教裡面所說的空,雖然會讓我們得解脫或者起大悲心,但是很多人把空義解釋成好像沒有因果,不善解空義。就好像不擅於抓蛇的人,落入斷滅空,不能正確地理解空。


因此今年蛇年,我們從佛陀的教法能夠了解無常、無我,這是空義學習的入門處。

同時也在高齡社會,我們怎麼能夠去注意養成身心健康的習慣。

我常常講,笑、刷、動、吃、睡;微笑、刷牙、運動、吃對、睡好,這是增強我們的「體能」。


另外要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閱讀的習慣;筆記、記錄的習慣;研究的習慣;跟人家分享,發表的習慣。也能夠實踐。這就是博學多聞,雅健生活。


所以今年是蛇年,蛇年也給我們靈動的意象。

牠在爬蟲類裡面,可能本來跟蜥蜴是同一個祖先的爬蟲類,有四隻腳,牠反而退化,腳退化了,但是讓牠行動更方便、更靈活。因此蛇類在自然界是演化很成功的一個生物,牠也扮演生態系一個重要的環節。

牠這種靈動其實是身心健康的象徵。


因此在佛教以前的修行人在森林裡面,就認為蛇是守護神。

也是水的、財富的守護之王。


所以像這個「像」裡面,牠這個頸子這裡有一個珠寶啊!

就象徵是水中的珠寶也是由牠守護。


因此祝福大家今年佛法的財富也能夠充滿,身心健康。

阿彌陀佛!

(轉載-西蓮淨苑資訊網)

https://seelandboya.org/education/2025_newyear/

錯誤查證-網傳食物不要放冰箱

【錯誤】網傳這十四種食物不要放冰箱的影片?

多數不實與一概而論的內容


網傳「千萬不要冷藏的十四種食物」影片:

提到馬鈴薯、蘑菇、香蕉、番茄、麵包、花生醬、大蒜、黃瓜、蘋果、巧克力、洋蔥、瓜類水果、糖果、柑橘類水果不要放冰箱冷藏。


◉ MyGoPen查證結論解釋:

查詢具有公信力的資料,根據食物、食品的主管機關,以農業部、食藥署等主管機關的公開資料為準。

其中高達 13 種食物是可以放冰箱的,食物因為不同情況、而有不同的處理。


❅ 但傳言都未提及,只一昧說該種食物不能放冷藏,傳言失之餘片面、武斷,缺乏條件、脈絡,傳言是錯誤、易誤導的說法。


▶整理相關資料如下表

(可開啟連結網頁版):

https://mygopen.my.canva.site/food

上述 14 種食物因不同食物的情況不一,而有不同的儲存方式。

傳言不論差異、一概而論,是錯誤或易誤導的說法。

◇(一)馬鈴薯可冷凍、不可冷藏 傳言說法易誤解

根據農糧署▷臉書 「放對地方很重要 根莖類保存有訣竅」

提到:

(1)馬鈴薯常溫保存時最好以報紙、紙袋包裝以避免光照,降低呼吸速率、減緩發芽。


(2)馬鈴薯也可以煮熟後放保鮮袋、保鮮盒冷凍,方便後續料理。


(3)馬鈴薯放在冷藏環境,易因潮濕變質影響口感,建議不要冷藏保存。


❅ 傳言說「馬鈴薯不可以放冰箱」、「冷藏會口感變差、失去營養」,傳言說法沒有提到其實「冷凍」可以、冷藏不可以等詳細情況,傳言說法易生誤導。


◇(三、四)香蕉、番茄依成熟度 放室溫或冰箱

❅ 傳言提到「香蕉不能放冰箱因為會加速腐爛的速度」,

「低溫會使番茄的紋理和味道發生改變」。


但根據農業部的資料,香蕉、番茄應該看是不是已經熟成,而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還沒成熟的可放室溫。


已經成熟的可以放冰箱延長保存期限,傳言說香蕉、番茄不能放冰箱是錯誤資訊。


◇(五)麵包種類太多 應依不同情況儲存

市售麵包種類繁多,餡料、抹醬等其他添加的食材差異極大。


若以吳寶春「麥方」(音同胖)店的▷網站介紹,以「新臺風麵包」的「類別保存方法」為例,肉鬆麵包、三星蔥起司麵包、魯邦肉鬆麵包、魯邦蔥麵包等品項的保存期限為「冷藏 2 天」。


但其他品項則有的是「常溫」,有的是「常溫 1 天、冷藏 2 天」,可見不同麵包差異極大。


❅ 傳言說「放冰箱會讓麵包變乾,吸收異味 」,卻未考慮麵包可區分為「吐司、不帶餡料的麵包」、「可頌、千層」、「含餡料麵包」,以及三明治、沙拉麵包的「調理麵包」等等。


臺灣高溫、高濕,尤其夏天非常炎熱,一般麵包當天吃可以只放常溫、當天吃不完就要放冰箱。

★調理麵包則因食材複雜、保存期限最短,買了沒有當場吃就應該放冰箱。

由上述資料可知麵包各類別情況差異極大、傳言說法錯誤。


2023 年 8 月桃園中壢發生造成 500 多人通報的法國麵包食物中毒事件,其中 3 件食品檢體驗出「沙門氏桿菌」。


★ 當時食藥署曾提醒,​沙門氏桿菌常出現在「蛋類、乳品、肉類」,其中像是生菜沙拉用到的「蛋黃醬」​,因為製作時未經加熱處理,作業流程要特別注意、防止交叉污染。


且稽查人員也發現該攤商食材備製場所的冰箱溫度不足,蛋黃醬也是在家製作完成後常溫送至到攤位等諸多缺失違規。

由上述重大食安事件可知,調理麵包食材多樣、複雜,並非像傳言所說,不論差異、通通都不放冷藏,傳言說法錯誤。


◇(七)整顆、剝瓣、切碎的大蒜儲存方式都不同

傳言提到「容易導致大蒜發芽變質和發芽」。


但根據農糧署▷臉書「國產蒜 正港讚 辨別、挑選、保存,一次報你知」提到:

(1)整顆:懸掛陰涼通風處

(2)剝瓣:曝曬後裝罐冷藏

(3)切碎:放保鮮袋冷凍


傳言提到的應是指「整顆」大蒜,而不包括剝瓣、切碎的情況,傳言說法並未區分細節、易生誤導。


◇(十一)整顆洋蔥放室溫 切丁、切絲後放冰箱

同樣根據上述▷農糧署臉書「放對地方很重要 根莖類保存有訣竅」

其中也提到洋蔥:

(1)整顆洋蔥可裝入網袋中懸掛。


(2)可洗淨去皮後切丁或切絲,放入保鮮盒、保鮮袋中冷藏,盡量於3天內食用完畢。


根據▷農業部臉書「洋蔥7個小知識」

提到:

(1)放置於陰涼乾燥且通風處或冷藏。


(2)如果已經發芽或變軟,內部可能發霉或腐爛建議勿食。


但農業部官網食農教育中,提到洋蔥應放置「陰涼乾燥通風處,避免冷藏」。


但依據該篇的圖卡,所顯示的是「整顆」洋蔥,並非切丁或切絲,與上述前二個資料來源並不衝突,所以傳言說法應是指「整顆」洋蔥不要放冷藏,但未分別「切丁、切絲」等不同情況,傳言說法易誤導。


◇(十二)瓜類水果

傳言提到瓜類水果「不要切開後放進冰箱,切開易滋生細菌、流失水分」!


但以農業部的食農教育平台的西瓜資料為例:

(1)整顆未切:通風陰涼處。


(2)延長保存:整顆放冰箱可保存 2 到 3 周,但每 1 到 2 天要替它翻面,以維持整顆甜度ㄧ致。


(3)切開後:以保鮮膜包住切口放冰箱。

也就是說,不管是「整顆」或是「切開」的西瓜都可以放冰箱,每次要吃多少就切多少,剩餘已切開的西瓜要以保鮮膜包住切面。


❅ 傳言瓜類水果不要冷藏是錯誤說法。


◇(十三)糖果

根據食藥署臉書 2015 年 10 月「食用玩家」▷貼文《食物保存,你冰對了嗎?》

提到「餅乾、糖果等不易因溫度變化而變質的食物,可以放在冰箱最底層或冰箱門處」。

可見糖果並非不能放冰箱。


台灣夏季高溫、高濕,雖然糖果易溶化沾黏是民眾常有的日常生活經驗,但糖果種類繁多,硬糖、軟糖,有內餡或是外層裹糖粉等差異大,民眾可依產品包裝上標示的「保存方式」儲存,才能依據各別產品差異而有最佳保存方式。


◇(十四)柑橘類室溫 10 到 18 度最好 臺灣夏天即使開冷氣也不夠冷涼


根據農業部農業▷E報「椪柑小學堂」,15 到 18 度的冷涼室溫是最適當的儲存溫度。

而根據食藥署▷「生鮮蔬果建議儲運溫度參考資料」

有關柑橘類的水果提到:

(1)檸檬:10-13 度,1-6 個月


(2)柳橙:13-15 度,4-5 個月


(3)椪柑:13-15 度,3-4 個月


(4)葡萄柚:13-15 度,2-3 個月


(5)桶柑:13-15 度,1-2 個月


(6)海梨柑:13-15 度,2-3 個月


(7)萊姆:9-10 度,6-8 週


由上述資料可知柑橘類最適貯藏溫度都是 13 到 15 度,傳言與上述農業部、食藥署資料約略相符,傳言柑橘類不要放冰箱的說法正確。


但柑橘類水果種類繁多,以農業部資料為例:

台灣本產的檸檬盛產季是 7 月、8月,產地屏東。


盛產於雲林、嘉義的麻豆文旦,盛產期 9 月。


MyGoPen查詢中央氣象局資料,10 到 15 度是相當於臺灣冬季 12 月、1 月、2 月的「氣溫」,而統計中 30 年來七月「最高溫度」為台北的七月份 35.0 度。

夏季民眾開冷氣也大多是 24 到 26 度之間,與官方建議的 10 到 15 度冷涼室溫差異很大。


如何正確保存柑橘類應可依據農業部的建議,除了提供 10 到 15 度的冷涼溫度外。

個別套袋也可維持濕度、延長保存期限,以改善傳言所說的流失水分的問題。


▷轉載 MyGoPen

https://www.mygopen.com/2024/07/refrigerato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