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5日 星期六

豬肉賦「東坡肉」蘇軒

豬肉味美,古詩裡對其烹飪之法也有記述。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

年,越來越近了。

不妨給自己準備一份「年味」吧!

「東坡肉」


北宋 文學家 兼美食家 蘇遼 對豬肉更是情有獨鍾。

當他被貶到黃州(湖北黃岡)時,就開始研究各種美菜餚了,尤為對豬肉的吃法鑽研得最透徹。

大蘇選取,半肥半瘦的豬肉(現稱「五花肉」),切成方塊,小火慢煨,煨得紅酥油亮,湯質稠濃,味道醇厚,人稱「東坡肉」。


這位「大吃貨」不僅屢屢實踐,還善於總結經驗,戲作了一首《豬肉賦》:

「靜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人不肯吃,貧人也不解煮。

早上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其愜意之情油然而起。從中也可見,當時市場豬肉供應充足,宋代王公貴族更偏好吃羊肉而非豬肉,致使豬肉價格低廉,迅速在老百姓家中普及。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

旁人笑此言,似高似痴。


— —北宋·蘇軒《於潛僧綠筠軒》


▷轉載網頁:作者-劉琪瑞

https://view.inews.qq.com/k/20210126A0E8Q100?web_channel=wap&openApp=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