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

月落烏啼霜滿天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作者:唐代詩人-張繼。

《語釋》:

月亮向西落下,烏鴉發出幾聲啼叫,秋霜 布滿了天空與地面;江邊的楓樹,漁船的燈火,陪伴著小舟中憂愁而難以入睡的旅人。 


姑蘇城外的寒山寺,在夜半時分傳出了鐘響 ,這陣陣深沉淒清的鐘聲,傳進了我停泊的 小船裡。


#〈楓橋夜泊〉這首七言絕句。

那一年,張繼去到長安趕考,滿懷希望的從秋天等到春天,這希望竟然落空了。於是,他取道蘇州回故鄉。

那是個前途茫茫的夜晚,住在小船上的詩人輾轉難眠,的鐘聲,寫下一首詩。



《註釋》:

1. 楓橋:據說原名封橋,因為張繼寫了這首詩, 才改為「楓橋」。


2. 夜泊:夜裏把船停泊在岸邊。


3. 月落:月亮偏西,指後半夜。


4. 烏啼:此處的烏指水老鴉,即鸕鶿鳥的俗名, 似鶂鳥而小,為漁舟所養,令其捕魚。


5. 霜滿天:霜是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氣遇冷在物體上凝 結而成的,但古人缺乏科學知識,以為霜和雪 花一樣,從天而降,所以有「霜滿天」之說。 其實這是指秋霜暗凝於物上,使人感到侵肌剌 骨的寒意,作者便主觀地覺得一定是「霜滿天」了。


6. 江楓:江邊的楓樹。


7. 漁火:漁舟的燈火,漁舟夜舉燈火,引魚群遊聚,然後放鸕 鳥沒水取魚。


8. 對愁眠:即「伴愁眠」的意思,指作者懷?客愁而睡。


9. 夜半鐘聲:當時寺院有半夜敲鐘的習慣,叫做「無常鐘」。


10.客船:指作者所乘之船,因作者漂泊於他鄉,故稱「客」。


¥〈楓橋夜泊〉的前兩句共有十四個字,

包含了六種意象:

「月落」是時間,


「烏啼」是聽覺,


「霜滿天」是寒冷的體感,


「江楓」表明了季節是秋天,


「漁火」 標示出地點是蘇州,


「對愁眠」指的是滿懷愁緒的詩人。在這樣的景色中,有個失眠的人呀。


密集的鋪陳了六種意象之後,三、四兩句,詩人只寫一座寺廟與一種聲音,這就是寫作時,「疏密相間」的技巧。

   

太繁複的意象,會讓讀者感覺疲累,就算是再美麗的描寫,也無法停留在記憶中。

就像聽見一段綿密的、抒情的樂章,聽眾的情緒被看不見的絲線提起來搖盪著,有些難以負荷,這時候,需要的是一個短短的休止符。

因此,繁複的意象之後,應該有樸素的白描。


¥ 寒山寺原本只是蘇州城外的一座小寺廟,據說是梁武帝時興建的,叫做「妙利普明塔院」,並不起眼。

唐太宗時兩位年輕僧人寒山、拾得來此修道,拾得後來去了日本宣揚佛法,寒山成為此寺的住持,又因為他能作詩,名氣很大,大家就將這座寺院稱為「寒山寺」。

   

讀過張繼這首詩的人,都對於半夜在船上聆聽鐘聲有了無限美好的嚮往,也對寒山寺充滿情感。

因此,千年以來,雖然遭遇過好幾次的毀壞,卻總能修建起來,屹立不搖。


 

¥〈楓橋夜泊〉,那個失眠之夜。對當時的詩人來說,那是多麼困頓的一個時期,對未來沒有把握,對金榜題名的人豔羨不已。

他只會寫詩,也只能寫詩,卻並不知道,他的這首詩遠遠超越了那一年的狀元與那一年的宰相。

   

沒有人知道那年的狀元或宰相是誰,但讀過〈楓橋夜泊〉的人都記住了張繼。

這首詩帶著他突圍了,從小小的客船上,到文學史的長河中,永垂不朽。


(節錄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http://www.bookzone.com.tw/event/LC077/page02.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