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第2安全感/健康/腎/生殖區/創造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第2安全感/健康/腎/生殖區/創造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2月14日 星期五

瓦斯漏氣緊急處理步驟

消防署表示,瓦斯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當在家中聞到瓦斯味,就是添加在瓦斯裡的臭味劑,第一個就要想到可能是瓦斯開關沒關或是管線破裂漏氣了。


當你聞到瓦斯的味道,發現瓦斯外洩時,不要驚慌,動作要輕緩。

謹遵正確處理方法:

「禁火、關氣、推窗、離開」等4步驟處理。

並到戶外撥打119報案求助。


瓦斯外洩處理步驟如下:

⭕️1、「禁」:禁止開、關任何電器產品,避免打開電源,如不要開燈或電扇等,以免產生火花。


⭕️2、「關」:儘速關閉瓦斯開關。

若瓦斯洩漏不止,要拿濕布蓋上去。

因為瓦斯氣化會吸熱,蓋上之後會結冰止漏。


⭕️3、「推」:輕輕推開窗戶通風,讓瓦斯飄散出去。

記得慢慢開窗戶,這樣就不會產生火花。

只要,讓空氣流通,瓦斯自然飄散戶外才安全。


⭕️4、「離」:離開現場到戶外。

馬上撥打119報案求助。

通知消防單位、天然氣公司或瓦斯行派員前來處理檢修。


⭕️ 不要開燈,直到瓦斯的氣味完全消失。


⭕️ 如果你聞到瓦斯味,也不要打開冰箱,因為它也會引起爆炸。


⭕️ 不能馬上打開抽油煙機,因為它帶電,只需缓慢的打開窗戶即可。


消防署說明,即便瓦斯有添加臭劑可做為漏氣提醒,但萬一在室內空間發生洩漏,很容易與空氣混合而到達爆炸下限濃度,造成的危害就會非常嚴重。


◉ 為了避免造成意外事故,消防署提醒家裡有使用瓦斯桶的民眾,一定要依照以下方法來做檢查:

▲ 瓦斯桶應直立放置,並固定好以防止傾倒。


▲ 儘量放在屋外或室內通風良好,避免陽光直射的地方。

就算發生洩漏,也會因為通風的關係濃度難以蓄積,即使接觸火源也僅會燃燒。


▲ 瓦斯軟管與瓦斯桶的連接處要有固定防止脫落的裝置。


使用瓦斯是我們的生活日常,瓦斯本無害,不慎變成災。

時時提醒每次使用時多一點小心謹慎,千萬不要便宜行事,就可闔家平安不擔心。


桃園市 義勇消防總隊 

總隊長 邱奕勝

總幹事 葉青旺溫馨提醒

願大家都能平安🙏



— — Francisca 

 (I.N.F.A.國際專業美容師護照協會 No.2331全球認證)

『美』不只是心中有愛

『美』還要Know–How

(圖文整理於相關網絡綜合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25年2月1日 星期六

錯誤查證-網傳食物不要放冰箱

【錯誤】網傳這十四種食物不要放冰箱的影片?

多數不實與一概而論的內容


網傳「千萬不要冷藏的十四種食物」影片:

提到馬鈴薯、蘑菇、香蕉、番茄、麵包、花生醬、大蒜、黃瓜、蘋果、巧克力、洋蔥、瓜類水果、糖果、柑橘類水果不要放冰箱冷藏。


◉ MyGoPen查證結論解釋:

查詢具有公信力的資料,根據食物、食品的主管機關,以農業部、食藥署等主管機關的公開資料為準。

其中高達 13 種食物是可以放冰箱的,食物因為不同情況、而有不同的處理。


❅ 但傳言都未提及,只一昧說該種食物不能放冷藏,傳言失之餘片面、武斷,缺乏條件、脈絡,傳言是錯誤、易誤導的說法。


▶整理相關資料如下表

(可開啟連結網頁版):

https://mygopen.my.canva.site/food

上述 14 種食物因不同食物的情況不一,而有不同的儲存方式。

傳言不論差異、一概而論,是錯誤或易誤導的說法。

◇(一)馬鈴薯可冷凍、不可冷藏 傳言說法易誤解

根據農糧署▷臉書 「放對地方很重要 根莖類保存有訣竅」

提到:

(1)馬鈴薯常溫保存時最好以報紙、紙袋包裝以避免光照,降低呼吸速率、減緩發芽。


(2)馬鈴薯也可以煮熟後放保鮮袋、保鮮盒冷凍,方便後續料理。


(3)馬鈴薯放在冷藏環境,易因潮濕變質影響口感,建議不要冷藏保存。


❅ 傳言說「馬鈴薯不可以放冰箱」、「冷藏會口感變差、失去營養」,傳言說法沒有提到其實「冷凍」可以、冷藏不可以等詳細情況,傳言說法易生誤導。


◇(三、四)香蕉、番茄依成熟度 放室溫或冰箱

❅ 傳言提到「香蕉不能放冰箱因為會加速腐爛的速度」,

「低溫會使番茄的紋理和味道發生改變」。


但根據農業部的資料,香蕉、番茄應該看是不是已經熟成,而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還沒成熟的可放室溫。


已經成熟的可以放冰箱延長保存期限,傳言說香蕉、番茄不能放冰箱是錯誤資訊。


◇(五)麵包種類太多 應依不同情況儲存

市售麵包種類繁多,餡料、抹醬等其他添加的食材差異極大。


若以吳寶春「麥方」(音同胖)店的▷網站介紹,以「新臺風麵包」的「類別保存方法」為例,肉鬆麵包、三星蔥起司麵包、魯邦肉鬆麵包、魯邦蔥麵包等品項的保存期限為「冷藏 2 天」。


但其他品項則有的是「常溫」,有的是「常溫 1 天、冷藏 2 天」,可見不同麵包差異極大。


❅ 傳言說「放冰箱會讓麵包變乾,吸收異味 」,卻未考慮麵包可區分為「吐司、不帶餡料的麵包」、「可頌、千層」、「含餡料麵包」,以及三明治、沙拉麵包的「調理麵包」等等。


臺灣高溫、高濕,尤其夏天非常炎熱,一般麵包當天吃可以只放常溫、當天吃不完就要放冰箱。

★調理麵包則因食材複雜、保存期限最短,買了沒有當場吃就應該放冰箱。

由上述資料可知麵包各類別情況差異極大、傳言說法錯誤。


2023 年 8 月桃園中壢發生造成 500 多人通報的法國麵包食物中毒事件,其中 3 件食品檢體驗出「沙門氏桿菌」。


★ 當時食藥署曾提醒,​沙門氏桿菌常出現在「蛋類、乳品、肉類」,其中像是生菜沙拉用到的「蛋黃醬」​,因為製作時未經加熱處理,作業流程要特別注意、防止交叉污染。


且稽查人員也發現該攤商食材備製場所的冰箱溫度不足,蛋黃醬也是在家製作完成後常溫送至到攤位等諸多缺失違規。

由上述重大食安事件可知,調理麵包食材多樣、複雜,並非像傳言所說,不論差異、通通都不放冷藏,傳言說法錯誤。


◇(七)整顆、剝瓣、切碎的大蒜儲存方式都不同

傳言提到「容易導致大蒜發芽變質和發芽」。


但根據農糧署▷臉書「國產蒜 正港讚 辨別、挑選、保存,一次報你知」提到:

(1)整顆:懸掛陰涼通風處

(2)剝瓣:曝曬後裝罐冷藏

(3)切碎:放保鮮袋冷凍


傳言提到的應是指「整顆」大蒜,而不包括剝瓣、切碎的情況,傳言說法並未區分細節、易生誤導。


◇(十一)整顆洋蔥放室溫 切丁、切絲後放冰箱

同樣根據上述▷農糧署臉書「放對地方很重要 根莖類保存有訣竅」

其中也提到洋蔥:

(1)整顆洋蔥可裝入網袋中懸掛。


(2)可洗淨去皮後切丁或切絲,放入保鮮盒、保鮮袋中冷藏,盡量於3天內食用完畢。


根據▷農業部臉書「洋蔥7個小知識」

提到:

(1)放置於陰涼乾燥且通風處或冷藏。


(2)如果已經發芽或變軟,內部可能發霉或腐爛建議勿食。


但農業部官網食農教育中,提到洋蔥應放置「陰涼乾燥通風處,避免冷藏」。


但依據該篇的圖卡,所顯示的是「整顆」洋蔥,並非切丁或切絲,與上述前二個資料來源並不衝突,所以傳言說法應是指「整顆」洋蔥不要放冷藏,但未分別「切丁、切絲」等不同情況,傳言說法易誤導。


◇(十二)瓜類水果

傳言提到瓜類水果「不要切開後放進冰箱,切開易滋生細菌、流失水分」!


但以農業部的食農教育平台的西瓜資料為例:

(1)整顆未切:通風陰涼處。


(2)延長保存:整顆放冰箱可保存 2 到 3 周,但每 1 到 2 天要替它翻面,以維持整顆甜度ㄧ致。


(3)切開後:以保鮮膜包住切口放冰箱。

也就是說,不管是「整顆」或是「切開」的西瓜都可以放冰箱,每次要吃多少就切多少,剩餘已切開的西瓜要以保鮮膜包住切面。


❅ 傳言瓜類水果不要冷藏是錯誤說法。


◇(十三)糖果

根據食藥署臉書 2015 年 10 月「食用玩家」▷貼文《食物保存,你冰對了嗎?》

提到「餅乾、糖果等不易因溫度變化而變質的食物,可以放在冰箱最底層或冰箱門處」。

可見糖果並非不能放冰箱。


台灣夏季高溫、高濕,雖然糖果易溶化沾黏是民眾常有的日常生活經驗,但糖果種類繁多,硬糖、軟糖,有內餡或是外層裹糖粉等差異大,民眾可依產品包裝上標示的「保存方式」儲存,才能依據各別產品差異而有最佳保存方式。


◇(十四)柑橘類室溫 10 到 18 度最好 臺灣夏天即使開冷氣也不夠冷涼


根據農業部農業▷E報「椪柑小學堂」,15 到 18 度的冷涼室溫是最適當的儲存溫度。

而根據食藥署▷「生鮮蔬果建議儲運溫度參考資料」

有關柑橘類的水果提到:

(1)檸檬:10-13 度,1-6 個月


(2)柳橙:13-15 度,4-5 個月


(3)椪柑:13-15 度,3-4 個月


(4)葡萄柚:13-15 度,2-3 個月


(5)桶柑:13-15 度,1-2 個月


(6)海梨柑:13-15 度,2-3 個月


(7)萊姆:9-10 度,6-8 週


由上述資料可知柑橘類最適貯藏溫度都是 13 到 15 度,傳言與上述農業部、食藥署資料約略相符,傳言柑橘類不要放冰箱的說法正確。


但柑橘類水果種類繁多,以農業部資料為例:

台灣本產的檸檬盛產季是 7 月、8月,產地屏東。


盛產於雲林、嘉義的麻豆文旦,盛產期 9 月。


MyGoPen查詢中央氣象局資料,10 到 15 度是相當於臺灣冬季 12 月、1 月、2 月的「氣溫」,而統計中 30 年來七月「最高溫度」為台北的七月份 35.0 度。

夏季民眾開冷氣也大多是 24 到 26 度之間,與官方建議的 10 到 15 度冷涼室溫差異很大。


如何正確保存柑橘類應可依據農業部的建議,除了提供 10 到 15 度的冷涼溫度外。

個別套袋也可維持濕度、延長保存期限,以改善傳言所說的流失水分的問題。


▷轉載 MyGoPen

https://www.mygopen.com/2024/07/refrigerator.html


2025年1月20日 星期一

大寒迎來新的節氣輪迴

大寒,我們將迎來嶄新的春夏秋冬,你將大膽生長  


大寒,冬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春夏秋冬,生發孕藏的一個週期就要結束。


春天奮進的小芽、夏天曬乾的葉子、秋天遠走的種子、冬天凍住的枝幹。

春夏秋冬裡,做好的沒有做好的事,都已過去,不再重複。


連我們自信的記憶也不過是碎片,越來越碎,碎成煙塵,隨風消散。


小草從不回頭看。

大樹受再多的傷也不忘朝陽生長。

只有生長可以淡化傷疤。

只有生長可以經得住新的傷疤。


而正是這每一個曲折、迂迴、不規則、不完整,成就了天地間獨一無二的存在。


植物總是躺在時間裡,徜徉著自己的生命。

時間是海,我就是浪。


春夏秋冬是有節奏的風,帶著我,起起伏伏、磕磕碰碰、生生滅滅,不去追、不過問,只是完全的釋放自己。


春生夏發,秋收冬藏。等到種子萌芽,葉子落下,我就自由了吧!

那時候我可以是海,也可以是浪。



大寒節氣到來,終將迎來嶄新的春夏秋冬,你將大膽去生長。

因為他們未知、他們空白。

就像是無人探蹟的山野,只要你願意走,怎麼走,都是你的路。


(圖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一方見地)

https://m.weibo.cn/detail/4991961248040746#&video

2025年1月5日 星期日

每個難題都會是生命的希望/小寒

小寒,雖然是小,但代表着冬天最後的用力。

一方見地(璐璟)


小寒, 寒比冷深吧,雖然是小,但代表著冬天最後的用力,用力地辜負陽光的盛情,用力地煽動寒風的冷漠,它要把你拉倒深深的谷底。

讓你感受到那種最在意的人不見,最上心的事落空的那種貫徹身心的寒!


落光了葉子的核桃、種子都飄走的菊花、掉光了果子的柿子,它們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再失去了,不斷生猛的寒意,是想拿走什麼?

拿走它們最後的信念,相信春天會來的信念。


很難想像,在冬天的最深處,這些生命都在經歷著什麼。雖然它們深信春天會來,但在那個嚴寒刺骨的當下,並不是每個生命都可以扛過去的。


大自然裡本沒有雄強和懦弱的定義,每個生命都誠實了自己,盡力了當下。崛起不用被歌頌,落敗也值得包容。


這就是為什麼,在生命起伏如此跌宕的冬天,也許林子裡處處都是敗局,但卻格外地肅穆,寧靜、沈默、平和。

低谷,這就是低谷吧!


流水封住了言語、山石凝注了守望,死寂的大地上,你看到了嗎?

看到了報春的不服、迎春(花)的倔強、牛膝菊一年四季不變的模樣。


這些開在低谷的花,不是勝利者,而是另闢蹊徑的勇敢者。

但為了這一抉擇,它們必須前赴後繼。

或許,還有一種可能,它們的低谷並不在冬天,而是在潮濕的春天、炎熱的夏天、乾燥的秋天。


是啊!寒冷並不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的難題。

那麼多難題,但也許每一個難題,都會是某些生命的希望,生命的多彩,也正是這些難題促進的。


忽然,我不在這股寒意中感受到侵犯,我穿厚了衣服,躲進來屋內,燃起了火,人類早就有了面對它的方法。


如果不能面對,我們前赴後繼,也許有一天也可以像臘梅一樣,把冬天當作春天,起舞、綏爛。



每年陽曆1月5日前後,進入「小寒」節氣。

-- Francisca

I.N.F.A.盧森堡國際專業美容師總會 No.2331全球認證

『美』不只是心中有愛

『美』還要Know–How


(圖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一方見地(璐璟)原創者(2025/1/5)微博

https://m.weibo.cn/u/1684773113?luicode=10000011&lfid=1005052089358175&featurecode=newtitle%0A%E6%A0%A1%E5%9B%AD%E5%AD%A6%E9%95%BF%E7%B3%BB%E5%88%97%E6%9D%A5%E5%95%A6%EF%BC%81#&video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冬至食餃子「祛寒嬌耳湯」之典故

「冬至日」是個充滿儀式感和慶祝活動的節日。


冬至節,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

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


諺云: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北方以餃子為食,取自醫聖「祛寒嬌耳湯」之典。



祛寒嬌耳湯:傳說醫聖張仲景研製了一個防治凍傷耳朵的食療方子。


將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煮熟後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樣的「嬌耳」,再煮後連湯吃下。

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能夠有效預防和治療耳朵凍傷。


後來人們就模仿這種做「嬌耳」的方式做的食物,稱為「餃子」或「扁食」。


至今中原地區仍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這「冬至日」的食俗:南方的湯圓,北方的餃子,依然留存著對豐收的願景。



吃五、六顆水餃熱量就相當於一碗白飯!



祝願你 時來運轉
 
『美』不只是心中有愛
『美』還要Know–How

(圖、文整理於相關網絡綜合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中醫養生順口溜

老中醫養生順口溜!

太實用了,功德無量!


若要皮膚好,粥裡放紅棗。

若要不失眠,粥裡添白蓮。

腰酸腎氣虛,煮粥放板栗。

心虛氣不足,粥加桂圓肉。

頭昏多汗症,粥裡加薏仁。

潤肺又止咳,粥裡加百合。

消暑解熱毒,常飲綠豆粥。

烏髮又補腎,粥加核桃仁。

若要降血壓,煮粥加荷葉。

滋陰潤肺好,煮粥加銀耳。

春季防流腦,薺菜煮粥好。

健脾助消化,煮粥添山楂。

夢多又健忘,粥裡加蛋黃。

利尿消腫治腳氣,赤豆粥裡勝補劑。

消熱生津又和胃,甘蔗做粥來補胃。

傷風感冒又腹痛,生薑上場來做粥。

滋腎補肝又明目,枸杞加上粥里香。

生梨潤肺化痰好,蘋果止瀉營養高。

黃瓜減肥有成效,抑制癌症獼猴桃。

番茄補血助容顏,蓮藕除煩解酒妙。

橘子理氣好化痰,韭菜補腎暖膝腰。

蘿蔔消食除脹氣,芹菜能治血壓高。

白菜利尿排毒素,菜花常吃癌症少。

冬瓜消腫有利尿,綠豆解毒療效高。

木耳搞癌散血淤,山藥益腎浮腫消。

海帶含碘散淤結,蘑菇抑制癌細胞。

胡椒驅寒兼除濕,蔥辣薑湯治感冒。

魚蝦豬蹄補乳汁,豬肝羊肝明目好。

益腎強腰吃核桃,健腎補脾吃紅棗。


(圖文-整理於相關網絡綜合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24年12月1日 星期日

新北耶誕「魔幻之城」美學攻略

 2024新北歡樂耶誕城以「魔幻之城」為主題

https://youtu.be/P0dqfMSSqX0?feature=shared

於11月15日正式開城,將持續到2025年1月1日。

* 開燈時間:每日17:30~23:00


▽ 2024新北耶誕城位置導覽圖 攻略如下:

多達40處的藝術裝置與遊樂設施,妝點板橋的都市夜景。


● 2024新北耶誕城交通資訊 

搭乘捷運 :

◆ 新北市市民廣場

▲「捷運板南線/板橋站」2號出口、3A出口(由地下道前往市府)

▲「捷運環狀線/板橋站」4號出口(縣民大道)


◆ 板橋車站站前廣場

▲「捷運板南線/板橋站」3號出口

▲「捷運環狀線/板橋站」5號出口


◆ 萬坪公園

「捷運板南線/板橋站」1號出口


◆ 府中廣場

「捷運板南線/府中站」1~3號出口


◆ 新北耶誕城主燈秀,8層樓高LED城堡燈光秀 

→ 地點:市民廣場(新北市政府前)

* 時間:每日17:30~23:00 (每30分鐘一次,每次5分鐘。22:00後改為無聲)


△ 每日定時上映精彩展演主秀。由魔幻天使領銜,與他的4位朋友們-小客(元素探索者)、貓頭鷹(祕法智者)、兔子(靈魂治療師)、獨角獸(聖盾守護者),邀請全世界的朋友們一起變裝進城來體驗一場充滿耶誕氛圍的魔幻旅程。


△ 在市府大廳及站前廣場也會定時飄落雪花,打造浪漫聖誕場景!


◆ 新北耶誕城2024年規劃了「歡樂BANANA」人氣卡通IP「小小兵」等多處聖誕裝置藝術

* 時間:每日17:30~23:00 

▲ 展區:中山路、新府路口

▶ 幻彩耶誕(市府廣場東二門)


▶ 可愛的奇幻熊之門(市府大廳東側)


▶ 魔幻世界的耶誕城任意門(市民廣場內通道)


▶「奇幻燈光百變女王」

新北市在國際極富盛名的地標-女王頭驚喜降臨。

以充滿人文色彩的彩色編織技法,融合特殊造型金屬框架打造而成,藉由日夜不同光影穿透幻變環境樂曲的圍繞,形成極具佳節特色的光影裝置藝術。


→ 板橋車站東二門,走入「森光大道」,由內向外拍攝,與女王頭、「幻彩耶誕」同框。


▶ 暮光之城,「星河奇緣拱門」

→ 一路之隔的 環狀線板橋站南廣場,是最為閃亮耀眼的女王冬宮。


● 魔幻莊園

→ 板橋車站 站前廣場燈區,

以璀璨金黃燈光照耀巴洛克式「夢幻斜塔」、童話故事「綠野仙蹤」,與耶誕老人的「歡樂列車」大型機械動態展演裝置,共同營造出沉浸式莊園幻境。


● 2024年共有超過 10 個夢幻光廊帶你走入聖誕浪漫

* 地點:圍繞市民廣場的【四大燈飾人行道】,【七座絕美燈飾天橋】,連接新板特區各個重要建築的天橋也化身最亮麗的耶誕廊道!


⬛ 絕美天橋光廊

若一次先攻略3座天橋光廊,登橋後不用下樓梯能直接走到另外2處燈橋。

◆銀杏、蝴蝶和夢幻星海都串連一起。

▶ 縣民大道天橋「魔幻杏運星」銀杏燈飾流光溢彩,宛如耶誕精靈輕舞溫暖人心。


▶ 板橋車站「夢幻星海」點點星光引人迷醉。


▶ 新府路天橋「蝶舞之森」,蝴蝶以薄壓克力結合炫光膜製成,無論白天夜晚,其光芒透過蝴蝶翅膀映照折射,在光影下形成翩翩起舞的靈動模樣,讓人彷彿置身森林幻境。


▶ 新站路天橋「奇幻星門」七彩螺旋的霓虹閃耀,時而如星辰閃爍,時而如朝霞璀璨。

隨著每個步伐的邁進,彷彿在探索一個全新的宇宙,讓人宛如來到迷人炫麗的異世界空間。

* 亮燈時間 : 17:30-23:00


▶ 新站路「無敵幸運星」金銀輝映的閃耀星芒,將點亮城市的夜與來往人潮的無限希望。


▶ 新府路人行道「幻夢槲寄生」的配色相當有聖誕氣氛的綺麗光廊,帶來了佳節祝福。


藝術燈牌呈現出以寓意「愛與和平」的槲寄生為造型,在點亮街頭的同時,也期盼在槲寄生下,來場浪漫的邂逅。


▶ 中山路人行道「奇願大道」璀璨星光、銀河閃耀的特殊拱門造型,呈現出有別以往的光之廊道,引領人們散發內心最璀璨及純真的光芒。


▶ 麗寶百貨廣場-公車站旁的天橋「綺麗幻境」,藍黃相間且變幻閃爍的華麗圖騰,吸引大家並盡情展現亮麗自我。


▶  百揚大樓天橋「甜甜圈幻想曲」燈點撒上糖霜般甜蜜。


▶ 小遠百天橋「魔力之泉」燈光如同具有魔法的泉水一般,律動光譜充滿魔幻活力在城市上空舞動。


 ●「魔幻電影院」歷久不衰的電影角色,與自己喜歡的經典巨星們盡情合影!

→ 地點:萬坪公園 

* 時間:每日17:30~23:00


▲ 展區:「粉紅芭比的耶誕夢幻衣櫃」、「霸氣的《哥吉拉與金剛:新帝國》巨獸之間」、「帥氣英雄的變形金剛」、「風火輪2011年經典Bone Shaker火焰車」、「UNO經典卡牌」及「SNACKLES毛利小吃貨 耶誕傳送門」。


【府中廣場】充滿魔力的魔幻童話王國,將花朵、森林、深海、星球、歡樂舞臺等主題巧妙結合,讓府中廣場化身為宛如童話書般童趣的夢幻世界,回憶無限 !

△ 開放時間:11:00~22:00(每日10:50開放排隊)

△ 整點休息10分鐘(21:50設施關閉進行清潔維護作業)

→ 地點:市民廣場、站前廣場(府中捷運站2號出口)


◆ 市民廣場「魔幻熱氣球」

✶ 遊戲時間:約1分鐘

✶ 每梯次開放人數:24人


◆ 市民廣場「魔幻旋轉獨角獸」(旋轉木馬)」

✶ 遊戲時間:約2分鐘

✶ 每梯次開放人數:24人


◆ 站前廣場的「奇幻列車」

✶ 遊戲時間:約1分鐘

✶ 每梯次開放人數:12人


站前廣場的「轉運魔天輪」

✶ 遊戲時間:約1分鐘

✶ 每梯次開放人數:10人


☆ 遊樂設施限12歲以下小朋友搭乘,除了「奇幻列車」是身高未滿100公分的小小朋友可以自己乘坐之外,其他都須由1名成人陪同搭乘。


(圖、文、影片整理於相關網絡綜合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24年10月2日 星期三

有哲理的笑話

生活每天都是限量版

讓自己每天都開心


民國48年時的小學,外省籍老師。


小時候的國語說得不好,有一回上國語聽寫測驗,我坐第一排,專注地聽著老師發音。

老師讀:“嫌犯”

我立刻在筆記本上寫上“鹹飯”。


老師不小心瞄到我的卷子,但不忍讓我難堪,就提高音量:“嫌疑犯!”

我遲疑一秒,似有所悟,提筆將“鹹飯”改成“鹹魚飯”。


老師再瞄後有點暈。故意提高音量說:是“犯人的嫌疑犯”

我聽了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再加上三個字“放鹽的鹹魚飯”。


老師再也忍不住了,用翻白的眼神對著我:“我説的是:‘有一位嫌疑犯’。


我當時有點緊張,用顫抖的筆迹慢慢寫下“魷魚味的鹹魚飯”。


老師只好走到我身邊,按着我肩膀,說:“是那種‘罪大惡極要死的嫌疑犯’。


滿腦漿糊的我怯怯地塗掉先前所寫,然後改成“嘴大餓極要食的鹹魚飯”。


最後救護車来了,全班同學小心翼翼的把老師抬上車,如今憶起老師帶病教課的精神著實讓我很感動!


你今天笑了嗎 ?


有哲理的笑話:

【1】 

在南極,再努力,

也燒不開一壺水。

~環境很重要。 


【2】

男人,再優秀,

沒女人也生不出孩子。

~合作很重要。 


【3】

一個人,再有能力,

也拼不過一群人。

~團隊很重要。 


【4】

想有保障,

買再大的水桶都不如挖一口井。

~管道很重要。  


【5】

兩隻青蛙相愛,

婚後生了一癩蛤蟆。 

公青蛙見狀大怒:怎麼回事? 

母青蛙哭著說:蛙兒ㄉ爹,認識你之前我去整過容。

~了解很重要。 


【6】

小驢問老驢:

為啥咱們天天吃草,

而乳牛頓頓精飼料? 

老驢嘆道:

咱爺們靠腿吃飯,

人家靠胸脯吃飯。

~優勢很重要。 


【7】

鴨子與螃蟹賽跑難分勝負,

裁判說:你們划拳決定吧!

鴨子大怒:我出的全是布,

他出的總是剪刀。

~先天很重要。


【8】

為什麼會要跟您分享。

~因為您很重要!...


現實常常比小說更荒誕

因為小說的虛構需要邏輯

而現實往往毫無邏輯可言



金錢就像水一樣

缺水  渴死

貪多  淹死



有油水的地方

也是最容易滑倒的地方



如今騙子太多

傻子明顯不夠用了



你以爲婚姻是港灣嗎?

不,那也是江湖。



人總是希望被理解

,但又害怕被看穿。



信任就像一張紙縐了

既便撫平

也恢復不了原樣



出問題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別一便秘就怪地球没引力



你簡單

世界就是童話

你複雜

世界就是迷宮



『美』不只是心中有愛

『美』還要Know–How


『識界』心靈˙機能平衡健康『解讀』



 (感謝捧友們分享,圖文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

預防抗生素的抗藥性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每年11181124訂為世界抗生素週World AMR Awareness Week)。

2023宣傳主題:

Preventing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Together共同預防抗生素抗藥性」。

鼓勵民眾及醫療照護等相關人員共同參與,以促進各界對抗生素抗藥性感染管制問題了解,同時希望提升大家對於正確使用抗生素的認知

 

抗生素抗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為全球十大康威脅之一。

因多種因素,包括人類、牲畜和農業中藥物的過度使用以及清潔水源、衛生設施和個人衛生條件的不足。加速了全球抗生素抗藥性對人類、動物、植物和環境都是一種威脅,並可影響每一個人

 

研究顯示,感染抗藥性細菌日益增加,不只造成患者醫療成本增加4成支出延長病人住院天數花費負擔。更將致死率增加逾6成。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調查,抗生素抗藥性近十年持續增加超過3,造成患者治療安全性也因此降低

至少3成民眾曾不當使用抗生素!救人抗生素將失去效用!

 

為有效減緩抗生素抗藥性,提升醫療照護品質及維護病人安全,謹慎合理使用,減少抗生素抗藥性的發生。

請務必遵守的醫師指示服用抗生素

如何注意抗生素使用之風險

如何正確使用抗生素。

藉由「世界抗生素週」響應,民眾應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加強手部衛生、按建議接種疫苗,以降低感染疾病風險發生

呼籲如果真的需要使用抗生素,請務必遵照醫囑正確的使用,以預防抗藥性感染的發生。

一起來守護健康,請共同響應WHO 世界抗生素認知週」--預防抗生素抗藥性

 

(圖文源於衛福部;部分文字整理於相關網絡綜合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美』不只是心中有

『美』還要Know–How

『識界』心靈˙機能平衡健康『解讀』

http://knowledgetcf.blogspot.tw/?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