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9日 星期三

夏至三候應/當季食材

夏至節氣,約在每年陽曆的621前後,中國古代分為三候應,是用具有代表性的動植物來表現之曆法:

初候,鹿角解:麋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分屬一陰一陽。鹿是山獸,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節氣,陰氣生陽氣始衰所以夏至這時候陽性的鹿感陰氣而鹿角便開始脫落。

糜,因形大,屬陰,角向後。所以在冬至節氣,一陽生,麋感陽氣而麋角脫落。

 

二候,蜩始鳴:古時楚稱,秦晉稱指的就是夏蟬,黑大,在夏至後夏蟬已經出現,並且開始清亮鳴叫了,俗稱「知了」。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

螗小而綠,叫聲尖銳急促,寒蟬立秋後才鳴,也稱寒蜩寒蟬。為區別於「知了」,俗稱為「都了」。寒蟬一叫,秋色厲,都該了了。

 

三候,半夏生:半夏指的是一種喜陰藥材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亦可見,半夏開始出苗了,這意味著夏天過半了,後半夏白晝驕陽似火,濃蔭難求。

 

古人們在諺語中指出了這三種動植物,用以表示這個節氣的特點。由此可見,夏至節氣,陰氣生而陽氣始衰,炎熱仲夏,一些喜陰生物開始出現陽性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當令就是最好食,當令亦式最抵食(抵食,形容食物好吃又便宜)

(圖來源:台灣好食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