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六月十九日,恭迎 觀世音菩薩成道紀念日
虔誠地誦念:「南無大慈大悲 救苦救難 廣大靈感 觀世音菩薩」
希望我們每一個人也能夠學習觀音菩薩的精神,快樂助人,自己也成長,隨時隨地都是和喜自在。
●法鼓山 世界佛教 教育園區,聖嚴法師所命名的「祈願觀音」
因觀音菩薩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大菩薩,不分你我、有求必應,只要發願請觀音菩薩救濟,觀音菩薩一定會如願救濟眾生,因此取名為「祈願觀音」。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藉由參訪信眾的祈禱、發願,能讓社會多一份平安,讓世界少一些苦難。
●「祈願觀音」造像緣起——形象是聖嚴法師於定中所見,由謝毓文居士做成泥塑初胚,再由果梵法師繪像後鑄造而成。
●造像特色——「祈願觀音」的造型屬唐代風格,三層高聳的寶髻,眼眉細長的秀麗五官,簡單的瓔珞掛飾,再以披帛斜披兩肩,加上半跏垂一足、一手上舉、一手置膝的自在坐姿。
這樣的造型有很深的涵義:
右腳著地,象徵隨時準備接引眾生;
微傾著頭,垂目微笑,則似靜靜聆聽眾生的煩惱和願望;
左手持淨瓶,右手隨眾生演說佛法,彷彿是聽見人們的聲音,灑下慈悲甘露,使人們洗淨塵垢、遠離煩惱。
儘管觀音傾聽每一位眾生願望,拔除世間苦難,但他的表情卻永遠是清新、自在,意謂觀音菩薩任何時候都能自在化世。
而此造像最特殊的,就是水流的運用。觀音像的後牆是一片大玻璃窗,窗外是垂直的水幕牆,玻璃窗下內外皆是水池;「祈願觀音」端坐於池中海島,象徵南海普陀觀音,手執傾瀉的淨瓶,不斷湧出甘露,普化眾生。
▲法鼓山世界佛教 教育園區「祈願觀音」位置,供奉在法鼓山 接待大廳的祈願觀音殿,是每位參訪者必經之處。
▲園區介紹 佛像篇(摘錄自《祈願.發願.還願》)
(圖文源於法鼓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