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

眷村的窗景.時間的溫度

踏入桃園的某個角落,時間彷彿被按下暫停鍵。這裡,是旗海飄揚的慶典,以及那些紅磚、綠窗勾勒出的老屋聚落——我們所稱的「眷村」。

時光裡的一扇窗,照見眷村的溫度

透過影像記錄,從白晝到黑夜的生活詩篇,象徵著眷村歲月溫度的連續與故事的沉澱。

眷村不只是被歲月包裹的老屋,它承載著父執輩對國家社會的奉獻與一生的縮影。

那些迎風招展的旗幟,是時代的印記。

眷村文化已從過去的「等待拆遷」到了現在「積極保存與活化」,這個視角的轉變。它的價值不僅在於懷舊,更在於它所代表的多元文化包容性與歷史縱深。

珍惜眼前所見,就是最好的傳承。


— —文/Francisca(影片架構情緒節奏&AI協作生成)

I.N.F.A.盧森堡國際專業美容師總會 No.2331全球認證

(I.N.F.A. Certified International Beauty Professional No.2331)

美』,不止於心中的愛;

『美』,更需Know–How的智慧。

Beauty is not only love in the heart,
but also the wisdom of Know–How.

『識界』Mind–Body Balance & Neuro-Linguistic Wellness

#桃園眷村文化 #時代記憶 #老屋新生 #文化保存 #台灣歷史

2025年10月12日 星期日

秋令「酸味」收斂補肺

秋季,自然界與人體都進入一種「收攝」的節奏,氣候轉涼、乾燥漸起。

中醫學有一句傳統觀點:酸味主收斂補肺氣」,正是從「五味入五臟」的說法,表示五味(酸、苦、甘、辛、鹹)與臟腑之氣有對應關係。

 

中醫學,清代醫家 顧靖遠在《顧松園醫鏡·氣味》中:「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肺應秋令,氣主收斂,故宜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泻之。」

於是「酸味主收斂補肺氣」這一句便有了較為明確的古文根據。與秋令臟腑之氣有對應關係。

這代表秋季在肺氣有收斂需求時,飲食口味以「酸味」為調攝之力,使肺氣穩固、運行有序

 

秋季的自然法則是,肺氣在秋令中有「收斂」的傾向或需求(與秋季天地氣候乾燥、收氣之變有關)若順應這一法則,肺氣得以澄清、陰陽得以調和

若逆之(過度發散、過度消耗),則易損肺、傷陰

在這個「酸味」與「收攝」交織的秋日裡,秋季,是天地收攝、萬物內蘊的時刻;「酸味主收斂補肺氣」這句不只是一味飲食建議,而是一種寓意:在季節輪轉、情緒流動中,我們可以學習在散與聚之間,找到一條平穩的曲線,屬於自己的內在節律。

飲食原則:

選擇合宜的酸味食材:適量增加微酸」味道的天然食材兼顧潤燥與潤肺、養肺

日常飲食可選擇:蘋果、葡萄、奇異果、柑橘類(如橘子、柚子)、蕃茄、石榴、洛神、百香果、山楂、檸檬 ...味。

若有胃酸過多、胃潰瘍、脾胃虛寒者,更應慎用

◆「應氣飲食,保健養生

以上是根據中醫理論的整理與解讀,但並非臨床證據,因此在應用上應「因人而異、辨證施用」

 

— — Francisca
I.N.F.A.
盧森堡國際專業美容師總會 No.2331全球認證

(I.N.F.A. Certified International Beauty Professional No.2331)
『美』不止於心中的愛
『美』更需Know–How的智慧。

Beauty is not only love in the heart,
but also the wisdom of Know–How.

『識界』Mind–Body Balance & Neuro-Linguistic Wellness


(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25年10月10日 星期五

人與AI共舞的旅程

AI 改變你的工作方式」不是口號,而是一場正在發生的轉變。

分享學習與 AI 協作的影片,這份創作是一次用心的嘗試


 
AI影片與多媒體內容製作-生成式 AI 線上視訊班》2025/10/9

從幾個好工具開始,就能讓流程更順

「人與AI共舞」的旅程,每一次創作與分享

都像是在對話— —與時代、與自己、也與正在轉變的世界。

AI × 專業應用」的主題

科技不取代人性,而是讓專業被放大,讓創意被看見

 

桃園市政府 「智慧產業學院」

 線上課程 (桃園市府補助全程免費)

課程報名表 連結:

https://reurl.cc/0Wz10l

敬請指教

— —文/Francisca 

(I.N.F.A.盧森堡國際專業美容師總會 No.2331 全球認證)

I.N.F.A. Certified International Beauty Professional No.2331

『美』不只是心中有愛,

『美』還要 Know–How

Beauty is not only love in the heart, 

but also the wisdom of Know–How.

『識界』 Mind–Body & Neuro-Linguistic Balance Wellness

 

#識界 #AI學習 #專業成長 #創新思維

(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花蓮光復災區-雙十你我聯手

光復車站出口1分鐘 法鼓山 義工服務新據點

善緣匯聚願成真

法鼓山 在花蓮光復 的災後關懷服務,10月起有了鄰近火車站的新據點

(光復鄉中興路421-1)

 

● 10/10-10/12期間 邀請超人義工們加入重建家園第二階段

招募專業水電超人、熱心油漆超人

歡迎加入「法鼓山花蓮精舍花蓮光復救災社群

https://line.me/ti/g2/VmJBtKYUNqOi_Ch8JxTknWP5nwWAEyfNXQDo6g?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屋主陳鳳珠說,以前常受到果昌法師的關懷,2年前老家新建至今一直空著,因為她本就想留待法鼓山未來到光復鄉弘法之用;

沒想到花蓮精舍的法師前來災後慰訪時,門前淤泥剛好被清空,讓她得以如願將房屋交給法鼓山作關懷運用

感恩所有關懷花蓮光復災區的社會大眾和團體

用所有小小的好,將家園化為一個大大的好

雙十你我聯手,就是最溫暖的力量

●(法鼓新聞視頻)

https://www.facebook.com/reel/1504534997459816?locale=zh_TW



寒露,露到寒時秋已深

寒露,露到寒時秋已深,

秋的情到深處,處處是別離



創作者-一方見地

今天帶大家認識一位小朋友,他叫

字幕記錄


寒露,露到寒時秋已深。

落葉奔赴的大地,有了鬆軟的外衣,陽光就安靜的躺在上面,聽著每一片葉子說著從前的事。

時間一邊收拾破敗,一邊粉碎的記憶,來時的路已經模糊,去向何方,又何必在乎?

 

落,是葉的日常。

無論春天如何拼盡全力的萌發。

夏天如何費盡心思的壯大。

秋天都要義無反顧的離開。

要落的葉,要掉的果,要飛走的種子,要枯敗的軀殼。

秋的情到深處,處處都是別離

 

但枯枝敗葉的別,是反哺大地。

果子種子的離,有了新生的可能。


辣椒、玉米、蘑菇,人們藉著秋陽、秋風為它帶走多餘的,留下可以收藏的。

原來,別的是不需要的,離的是留不住的。

這樣的別離,更像是回歸。

這樣的別離,值得慶祝。

所以你看,葉那麼紅,把蕭瑟都渲染的熱烈,那麼黃,把枯敗都勾勒出來的溫暖。

 

誰沒有因深情而痴迷,因執著而偏頗。

那些曾經榮耀的,被誇讚的、批判的、瞧不上的,都讓這寒露時節的深秋,為我一點點帶走,剩下這光禿禿的枝丫。

風就只能擦肩而過,雖不繁華,但不可動搖。

 

“媽媽,葉子會孤單嗎?”

不會的,陽光會傾聽他,大地會接納他,風會陪他玩耍,水還會帶他去旅行呢!

在大自然裡,就不會孤單。我們也一樣


寒露節氣,約為每年陽曆的108前後到來


(圖文視頻整理於相關網絡綜合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 Francisca 

(I.N.F.A.國際專業美容師護照協會 No.2331全球認證)

『美』不只是心中有愛

『美』還要Know–How 

2025年10月6日 星期一

滿月清涼-中秋節 吉祥如意、心地光明

祝願 中秋節 吉祥如意、心地光明

滿月清涼

映蔽於二乘,小智螢火光;

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

— —六十華嚴經卷四十三.離世間品第三十三之八

被小乘的聲聞乘和緣覺乘所掩蓋的人,雖然已得解脫智,卻像螢火蟲的光,是屬於小智小慧的層次。

不若菩薩的智慧,就像清涼皎潔的月亮,遊遍於無限廣大的虛空

這四句話是用光的大小來比喻大乘和小乘的智慧,深淺廣狹,非常的不同。

 

映蔽於二乘,小智螢火光」,是說聲聞和緣覺的小乘聖人看起來似乎有智慧,其實已經把他們應該可以顯現出來的大智慧蓋住了。他們僅有點小智慧,然而得少為足。所以大乘經典常批評小乘的人是自了漢。

 

小乘的人自求自了、自斷煩惱。他們覺得在世間非常痛苦,視世間環境如毒蛇猛獸那麼可怕,如洪水火宅那麼恐怖,因此從二乘佛法中找到避風港,從此出離生死,不想回到生死之中度眾生了。

 

大乘菩薩則是著重「」的解脫。面對苦難的眾生和本身的煩惱現象,知道有煩惱,其實不存在;只因自己不能掌控自己,所以經常受環境誘惑而造惡業,故起種種煩惱

知道這個原因之後,就能不受煩惱所困所轉,當下即不是煩惱。他知道眾生為什麼煩惱,能夠放下就沒有煩惱。

煩惱本空,生死如幻,這些都是臨時的現象,不是真有那個東西。了解之後心中就沒有恐懼、沒有苦惱,現象歸現象,但那並非煩惱。

 

二乘已經體驗到,煩惱是由造業而得苦難的果報,所以修行解脫之法,自己離開煩惱,這也算是一種智慧

不過大乘菩薩不為自身求安樂,但使眾生得離苦。

拿個比喻來形容:菩薩的智慧如八月中秋夜晚的月亮,清涼圓滿,輝映蒼穹

小乘的智慧如田間水邊的螢火蟲,光度微弱,忽隱忽現,勉強自照,不足以利人。

所以菩薩的智慧是自利利人,自己能離煩惱,也幫助他人離煩惱;自己得大智慧,也幫助他人得大智慧。這就是關懷一切眾生的大慈悲心。

 

畢竟空」可解釋為虛空,也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自己沒有煩惱,但不離開有煩惱的眾生世界中,自己不受煩惱困擾。心如虛空包容一切眾生,在有如虛空的無量空間中廣度眾生,永遠無罣無礙,故名為畢竟空。

(傳載法鼓山 聖嚴法師《智慧一○○》滿月清涼

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 - 07-05・著作年表・2005網路版

https://pse.is/87dqqx

一輪明月寄思念-中秋佳節

農曆八月十五,傳統佳節-中秋節

中秋,洋溢著節日的歡愉

千百年來,從祭月到牽掛思念、祝願團圓

中秋的文化內涵不斷豐富

無論時光如何流轉

無論歲月如何變遷

月光皎皎,情意綿綿

令人備感溫馨、浪漫

一輪明月寄思念,千里共此好時節

今夜明月最相思,竹影浮窗夢亦詩。
即使相隔遙遠,也能共同度過美好的中秋佳節

 

— —文/ Francisca 

(I.N.F.A.國際專業美容師護照協會 No.2331全球認證)

『美』不只是心中有愛

『美』還要Know–How

2025年10月5日 星期日

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面對人

佛法是來幫助我們修行的,不是拿來度量人的。可惜很多人不僅以佛法度量人,並且以世間的道德標準來要求人,卻不能以身作則,如此不但不能以佛法幫助自己,又怎麼可能對別人有助益呢

 

有人會抱怨家庭裡的成員不夠好、不能滿自己的願;或覺得社會混亂,人心不安定

總認為別人都變好,自己就安全了,其他人都變得認真、負責,自己就幸福了;總是期待他人,認為只要別人都好,自己就有福報

但卻忘了自我要求,反省一下自己是否也滿了別人的願

 

學習慈悲智慧 感動他人

佛法提醒我們,修行應該從自己做起,以自己修學佛法,學習到的慈悲與智慧來感動他人,而不是要求他人,這才是最可靠的。

智慧不等於聰明、伶俐、反應快,或者是懂得很多知識、學問

佛法所講的智慧,是指不受煩惱所困擾,不因無明起煩惱,即使身處逆境,也能自在心安。

我常說:「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面對人。」

例如最近發生的校園殺人事件,兩個女生為了搶男朋友而發生悲劇,其中不論被殺的或殺人的都是受害者,還有那位男孩子也是受害者。因為他們從小沒有接受佛法智慧與慈悲的教育,沒有佛法的正知正見,才會演變至今,他們的問題也反映出整個社會的問題。而只要有一個人犯了錯,就會造成社會上的不安站在佛法的觀點,這是我們共同的業力所形成的,每個人應該都有一份責任

所以,我們要用慈悲心來看待他們,但是處理事情時,還是要以智慧來評斷,不能感情用事,以免因一時情緒衝動,有所偏頗而造成將來的遺憾。

 

這個世界需要佛法,自己實踐佛法是最可靠的,希望人家做到是不容易的。

如果大家都能用智慧來處理事、以慈悲來對待人,自然能夠產生力量感動他人。

 

以感謝的心 接受順逆緣

應該以感謝的心來接受順逆兩種助緣。很多人只感謝對自己有利的人,把他們當成是貴人,但是以逆境激勵我們成長的,也是貴人,也應該感謝。

事實上,我們應該把所有我們遇到、見到的每個人,都當作貴人、當成恩人、都是有利於我們的人,如此一來,心中便能常保平安

 

當年我準備到日本留學的時候,臺灣佛教界一片反對之聲,大家都在傳說:「不能讓他去日本,去日本就會還俗,如果贊成他去留學,就等於是送一位法師去還俗。」本來有位馬來西亞的華僑,答應全額資助我去留學,可是看到大家都反對,於是就改變主意取消贊助。當時,大家的不信任,雖然令我感到難過,但我將念頭一轉,心想:「這也很好,大家不信任我,我偏偏要叫他們看一看,我絕對不還俗!」

到了日本,我因為經濟拮据,所以把在日本的時間計算得非常經濟,一天當成好幾天用,一個錢當成十個錢用,書讀得比別人都快。由於大家的反對態度,正好促使我趕快把書讀完。如今看來,這件事對我信心、願心的堅固,可說是一大助緣,如果沒有這些逆緣,就無法練就我的意志力

◎聖嚴師父

(選自《佛法的知見與修行》)

(轉載)法鼓雜誌-網路版425 2025.05 出刊

開山20有大願力 行願篇()  

https://www.ddm.org.tw/maze/425/page7.html

(圖源於-法鼓山108自在語)

2025年10月4日 星期六

Hermès野性*明亮*自由2026春夏女裝秀

重溫2026春夏女裝系列時裝秀

愛馬仕 2026春夏女裝秀野性、明亮、自由」正是 Hermès 女性的本色。

HermesFree Rein」在巴黎時裝周揭幕

(直播錄影 ●2025-10-4 星期六-PM11:30)

https://www.linkedin.com/feed/update/urn:li:ugcPost:7380268694930845696/


我參與 Hermès | Women's spring-summer 2026 live show。

請與我一同參與 時尚饗宴。


女裝創意總監 Nadège Vanhée 描繪了一位自由、灑脫的女騎手形象。

高級縫製工藝與品牌檔案中珍藏的 Camargue 馬鞍相遇,

鞍橋線條馬具工藝成為當代女性衣櫥的靈魂所在。

短版騎士外套搭配不對稱絎縫亞麻裙,

皮革綁帶飾以釦環與金屬環,

絲巾化身為上衣與頸飾

Méditerranée 印花則如波浪流淌於輪廓之上,為整個系列注入一抹航海氣息。 



▶️探索愛馬仕2026春夏女裝:寄語天涯,疏闊視界。





(摘錄)
— — Francisca

(I.N.F.A.盧森堡國際專業美容師總會 No.2331全球認證)

『美』不只是心中有愛

『美』還要Know–How

一輩子三萬天/如何福慧雙修

法鼓全集_佛法的知見與修行  文/聖嚴法師

■ 問:如何福慧雙修而且雙得

答:慈悲和智慧定是相連在一起,福慧本身也一定是並行的,不要將福慧分開來看


許多的人將佛法視為陳義高深,這種說法是錯的,也是對的。事實上,佛法是人人聽得懂,人人可以做得到,也可以照著做的;


所謂福相,就是人心向善

其深奧所指,則是在於佛法所說的理論和一般所說不同,

佛法講的智慧是「無我」、「空」,而社會一般人講「為我」、「有我」,因此較難理解,

但如果知道「空」、知道「無我」的原因是「無常」,了解「無常」,即是智慧


由「無我」、「」、「無常」,依此理論而修福報心態不會患得患失,也不會以投資求回報的心修福報,這是真的福報。

但若僅修福而無智慧,便不是佛教徒;修福的人若無智慧,其所修則並不是真的福,而是煩惱

修福的人一定有智慧、沒有煩惱,才是真的福,

所以福慧是同時並修的,故說悲智雙運,福慧雙修


(文轉載-法鼓山傳燈院)

■ 一輩子三萬天

「一輩子三萬天」心靈啟示--世界名人語錄:

​♦「別讓追逐明天的腳步,錯過了今天的陽光。」

— — 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

「時間最公平,也最殘酷,它只屬於懂得珍惜的人。」

— —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昨天是歷史,明天是未知,今天是上帝的禮物,這就是我們稱之為現在(Present/禮物)的原因。」

— —比爾·基恩 (Bil Keane, 美國漫畫家)

 

「每一天都是禮物,而非理所當然。」

— — 瑪雅·安傑盧(Maya Angelou


— — Francisca 

(I.N.F.A.國際專業美容師護照協會 No.2331全球認證)

『美』不只是心中有愛

『美』還要Know–How


(圖文視頻整理於相關網絡綜合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感謝舊雨新知

感謝一路相遇的每一位朋友— —無論是舊雨還是新知。

在這浩瀚的網絡世界裡,是一份難得的緣分,因為彼此的關注,讓每一次交流都成為溫暖的光。

謝謝你們願意停留、閱讀、共鳴;

是你們的持續關注,讓每一次分享都更有意義。

感謝大家,讓專業的旅程不再孤單,而是充滿溫度與鼓勵的力量。

未來也請多多指教

願我們在文字與心意的往來中,繼續彼此啟發、彼此成長。

獻上最誠摯的感謝

— — Francisca

(I.N.F.A.盧森堡國際專業美容師總會 No.2331全球認證)

『美』不只是心中有愛

『美』還要Know–How


(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25年10月1日 星期三

秋三月-早睡早起/養肺好食材

人體的生理節律,往往與大自然的四時變化息息相關。

中醫強調「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到了秋季,更要注重「養收」、「收斂內養」的原則,以調和身心,順應時節之氣。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篇》中提到:「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意思是,秋季晝短夜長,陰氣漸盛,生活作息應順應天地的變化:早睡早起」。

早睡以養陰,早起以養陽。

為什麼要早睡?

秋天夜長日短,睡眠時間應適度延長。

早睡有助陰精收藏:夜晚是陰精聚斂的時機,早睡能讓身體順應陰氣,避免耗傷。

調養臟腑:中醫認為「肺主秋令」,早睡可養護肺氣,幫助津液收斂,減少秋燥對身體的傷害

 

為什麼要早起?

秋晨空氣清新,陽氣開始舒展,此時起身最利於養生。

舒展肺氣:呼吸新鮮空氣,能讓肺部開合有度,增強免疫力。

養精充神:晨起可使氣血運行暢達,精神更為充沛。

溫和起床法:醒後先閉目養神、輕輕活動四肢,再起身,能減少心血管負擔。

曬秋陽:清晨適度伸展、沐浴陽光,不僅能活絡身心,也有助於舒解秋天容易出現的憂鬱、感傷情緒。

小結

秋季是「收」與「藏」的季節。順應天時,做到「早臥以養陰,早起以養陽」,並配合適度運動與心情調適,不僅能增強免疫力,也能減少秋燥與情緒低落的影響,為冬季儲備充足的能量

 

◆ 順時攝食,吃得好、吃得巧,保健養生!

— —文/ Francisca 

(I.N.F.A.國際專業美容師護照協會 No.2331全球認證)

『美』不只是心中有愛

『美』還要Know–How

 

(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