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青海省 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曾是典型的「風吹石頭跑,地上不長草」的沙漠。
青海省,位於中國西部,因其地理條件和強烈的日照優勢,成為了光伏發電站的理想地點。
現在這裡不僅綠草如茵、羊群遍佈,還坐擁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基地。這場不可思議的轉變,背後是一個聰明又可愛的生態故事——「牧光互補」。
(轉載-科技大司馬)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6zrFnLu5VA8
沙漠的逆襲與甜蜜的煩惱
在大陸,太陽能又稱作「光伏」,而故事始於光伏電站的建設。為了治沙,人們在板間撒下草籽。沒想到,光伏板遮擋風沙、減少水分蒸發的效果太好,加上板下濕潤的微環境,荒草竟然瘋長,甚至長到一米多高!
甜蜜的煩惱:
- 茂盛的雜草遮擋了光伏板,導致發電效率驟降。
- 人工或化學除草耗費巨大(每年數百萬成本),且化學除草會破壞脆弱的生態。
這成了所有光伏治沙項目的「死結」。
一場意外與完美的解決方案
直到 2013 年,牧民的羊群試圖在園區覓食,意外地打開了突破口。
項目經理大膽嘗試,將羊群引入園區「放牧式除草」。
在塔拉攤的光伏園區中,光伏板和羊群的共處構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羊群啃食雜草,將草高控制在不遮擋光伏板的適宜高度,空氣流通恢復,發電效率竟回升了 15%!
「讓羊來管理草地」這個點子,徹底解決了光伏與生態之間的矛盾。
光伏羊與生態大循環
「牧光互補」模式隨後正式推廣,並不斷優化:抬高的光伏支架(1.2-1.8 米)和加寬的板間距(5
米)為羊群開闢了舒適的「綠色通道」。
這背後,是一個精妙且可持續的生態循環:
- 發電板下:阻擋風沙、保持濕度,使耐旱植物生長。
- 羊群啃草:在光伏園區放養的藏羊吃掉了生長茂盛的雜草,解決了雜草遮擋光伏板、火災隱患和人工除草成本(每年節約 720 萬元)。
- 羊糞施肥:羊糞變成天然有機肥,滋養草場,維持生態良性循環。
- 水光互補:清洗光伏板的用水也能為植被補水。
據了解,截至2022年底,塔拉灘常年養殖著超過 2 萬隻「光伏羊」,不僅使「沙漠之地」變成了「生態綠洲」,還讓當地農牧民的養殖收益提高。
光伏養羊,青海塔拉灘的「牧光互補」模式,不僅證明了新能源產業可以高效發展,還能成為生態修復與畜牧業升級的助推器。這場光伏發電與傳統牧業的跨界合作,為全球氣候變遷和荒漠化治理提供了極具啟發性的「雙贏」範例!
— —文/ Francisca
I.N.F.A.盧森堡國際專業美容師總會 No.2331全球認證
(I.N.F.A. Certified International
Beauty Professional No.2331)
『美』,不止於心中的愛;
『美』,更需Know–How的智慧。
Beauty is not only love in the
heart,
but also the wisdom of
Know–How.
『識界』Mind–Body Balance & Neuro-Linguistic Wellness
(文視頻整理於相關網絡綜合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