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6日 星期五

用歷史『觀照』現實

歷史所以吸引人之處,在於我們都身處於同樣的人類經驗之中。我們都以某種方式相聯繫,發生在過去的事件,無不以某種方式直接對今日事件產生影響。     

(摘錄自《埃及秘辛》)

 

品味歷史,是一種時尚的行為

歷史資源越豐富,可供人反思,而啟示的泉源也就越豐沛、深廣。

歷史人類事蹟、思想與生活型態交織共同鎔鑄而成的總體縮影。

由這些真實生活、歷史人物中看到的問題我們或許無法窺見全部的真相,卻能獲得寶貴的知識與啟發

 

透過精選的歷史資料,我們得以輕鬆洞悉歷史並體驗歷史。這些故事不僅激發你很大的好奇心與洞察力更引導我們近距離探索這些歷史有關的人物,並開啟一扇通往深度研究的大門。當我們在歷史中『觀照』自我的一部份,往往會觸動心靈,只要你擁抱它就會有所感觸

 

用歷史『觀照』現實

只要在歷史裡找到共鳴,它就能引人深思,促使我們繼續思考這些想法,人生的道德、人性的行為與價值。這些反思將能激發成為創造力的火花,照亮我們走向啟蒙之路。


> 您能往後回溯得越久,您就能夠向前看得越遠。」

— —溫斯頓邱吉爾( Winston Churchill 英國首相/諾貝爾文學獎)

這句話提醒我們:理解過去,才能洞悉未來。歷史是人類經驗的總結,透過對事件與模式的研究,我們能看見關於人性與社會運作和衝突的深層脈絡。歷史不只是過去的紀錄,更是指引未來前行的寶貴資源。

 

— —文/ Francisca 

(I.N.F.A.國際專業美容師護照協會 No.2331全球認證)

『美』不只是心中有愛

『美』還要Know–How

(圖原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25年9月24日 星期三

10月份生成式AI線上視訊課程

桃園市政府「智慧產業學院

114年員工生產力系列課程計畫-生成式AI線上視訊班

 910月份的線上課程 報名表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0Wz10l

1. AI人力資源數據分析與洞察(基礎班),上課日期:114/9/257:00pm10:00pm


2. AI短影音內容力養成班(進階班),上課日期:114/9/307:00pm10:00pm


3. AI影片與多媒體內容製作(基礎班),上課日期:114/10/27:00pm10:00pm


4. AI人力資源數據分析與洞察(進階班),上課日期:114/10/87:00pm10:00pm


5. AI影片與多媒體內容製作(進階班),上課日期:114/10/97:00pm10:00pm


6. AI驅動市場與客戶行為分析(基礎班),上課日期:114/10/217:00pm10:00pm


7. AI驅動市場與客戶行為分析(進階班),上課日期:114/10/287:00pm10:00pm

上課方式:線上課程 (市府補助全程免費)
上課地點:線上課程
必備工具:電腦/網路

 

指導單位:桃園市政府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就業職訓服務處、桃園市智慧產業學院

執行單位:巨匠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9月23日 星期二

秋分收的意境比放還要豐滿

秋風一抹世間的塵埃,到處都是童話,秋分 

https://youtu.be/vac6frZPjG4?si=ghqOyL54ajXSqhod


創作者-一方見地 

秋分晝夜再一次均分後,夜要開始漫長

當靜謐多過熱鬧,沉默多於表達

你會發現,收的意境比放還要豐滿


看眼前的大山正在落幕

玉化的黃,那樣愜意、那樣鋪灑

在陽光的撫摸下泛著片片金光

好像會發光的思想跳出出塵世的羈絆

 

樹皮的白,聖潔而肅穆

光落在上面,被洗禮、被昇華

被重新的帶上了雲端

只是這裡的雲,佈滿滄桑

 

花丘的紅,艷過了花

艷到了藍天、白雲都圍著他轉

他不動聲色的就把濃情蜜意渲染

熱戀的人會在這裡,把思念裝點、把心動安放

葉子從綠到黃,從黃到紅,也有著說不完的情話

 

一場秋雨一點惆悵

細數最懂秋雨的心思,慢慢掛了離愁

這紅葉裡有舞蹈、有歌唱有恩怨情仇、有聚散離合

一陣秋風後,全部都會落下

是啊

這寒夜濃重的情思都染在了葉子上

紅色是告別

黃色是依戀

綠色很不捨

褐色說著再見

整座山就熱鬧了起來,不需要花的繁華,是成熟的絢爛

 

秋分,晚風會送達更多的意義給夜歸的人,催促的他早點回家

陽光也會親和的拉起你的手,去看藍天的藍、白雲的白

分明的秋風,一抹世間的塵埃,到處都是童話 


秋分節氣,約為每年陽曆的923前後到來


(圖文視頻整理於相關網絡綜合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 Francisca 

(I.N.F.A.國際專業美容師護照協會 No.2331全球認證)

『美』不只是心中有愛

『美』還要Know–How


2025年9月21日 星期日

關心提問,理解失智

每年 9月21日 是「國際失智症日

(World Alzheimer’s Day)

同時也是全球響應「國際失智症月」的重要時刻。

2025年的主題訂為為「關心提問,理解失智

提醒我們,透過主動關心與正確提問,建立對失智症的理解與支持,讓患者與家屬能在友善的環境中獲得尊重與陪伴。

失智症(Dementia)並非單一疾病,而是一系列腦部退化所引起的症候群,影響記憶、語言、判斷力及生活功能的症狀,最常見的類型為阿茲海默症。

隨著高齡社會的來臨,失智風險逐年攀升,失智不僅是醫療議題,更是家庭與社會的共同課題。


♦ 為什麼「關心提問,理解失智」很重要?

透過日常的「關心提問」─ ─例如詢問長輩今天的心情、近期記憶,或鼓勵對話互動─ ─不僅能增進「理解與陪伴」,更有助於及早發現異常,讓失智症獲得及時評估與支持。

雖然目前尚無法完全治癒失智症,但透過健康生活態度,可以有效降低風險並延緩發病:

保持大腦活力:手作、樂器、益智遊戲或記憶挑戰、閱讀與寫作,增加腦部刺激……

規律運動,促進腦部血液循環。

均衡飲食,多攝取蔬果、堅果……,減少高糖、高鹽飲食

重視心理健康,學會放鬆減壓,提升情緒韌性。

培養良好睡眠,確保充足且高品質的睡眠,有助於大腦修復與代謝

2025年「國際失智症日」的主題:「關心提問,理解失智」,讓我們從日常開始--理解,就是最深的陪伴

多一份關心,主動提問互動。

多一份耐心,理解記憶與行為的困難

多一份行動,將大腦健康視為保健的重要一環。


— —文/ Francisca 

(I.N.F.A.國際專業美容師護照協會 No.2331 全球認證)

『美』不只是心中有愛

『美』還要Know–How

『識界』身心靈˙機能神經語言平衡健康『解讀』

以專業與身心靈健康視角,陪伴您一起探索日常保健與生命質感。

 (圖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地獄真實存在嗎

【Q&A大解惑】地獄真實存在嗎

很多人剛接觸《地藏經》,看到經中描繪的各種地獄景象,會感到害怕,甚至傳「晚上不能讀《地藏經》」。

其實,這並非佛法的正知見。


夢參老和尚曾開示,《地藏經》提到的刀山鐵床,乃至惡鬼夜叉,其實都是個人造作的惡業所變現出來的身心感受。

所謂的地獄,其實不是某個真實存在的地方,而是眾生的「業力所感、心識所現」。

例如,經文說:「獄中有床,遍滿萬里,一人受罪,自見其身遍臥滿床,千萬人受罪,亦各自見身滿床上。」

這正說明了即使有千萬人同時受報,每個人都會感覺只有自己獨占床面、獨自受苦,可見那是各人業力所感的結果。

佛法強調「業由心造,果隨業生」。

人的一生起心動念無數,當惡念惡行逐漸積聚,就會感召相應的果報。

如果想要遠離地獄,靠的不是外在的神通或菩薩保佑,而是自己從身口意下手,改變行為,護惡業減少,心念逐漸清淨,障礙自然也會跟著淡化、消融

夢參老和尚比喻,墮入地獄的感受,如同在惡夢中被野獸追趕。

但如果能在夢中醒覺,憶念一句「南無地藏王菩薩」或任何佛菩薩的名號,境界當下就會轉變,夢也隨之消散

同樣的,即使遭受地獄果報,只要當下憶起三寶,苦境也有可能轉化

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一遇到困難就慌了神,什麼佛號都想不起來

這也提醒我們:平常就要做好準備,持戒修行、培養正念,才有可能在關鍵的時候提起佛號,拉自己一把


話說回來,真正可怕的,不是地獄的鬼怪刑具,而是我們內心的無明與煩惱

如果懂得觀察自己的念頭、照顧自己的念頭,該懺悔的就懺悔,該行善的就去做,那麼經中所描繪的地獄景象,反而是一個提醒我們好好修行的境界

當我們真正從大夢中醒來,天堂與地獄,都不復存在了。

◎摘錄自《人生雜誌502期》


(轉載) 法鼓山「中元孝親報恩」

〈吉祥的七月—平安篇〉

👉 https://ddm.tw/4kuibe9d

(圖 i m 丁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地藏經-為佛教的孝經

農曆七月卅日 是地藏菩薩 聖誕紀念日

讓我們一起恭誦聖號及迴向

🙏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

🙏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

🙏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


大慈大悲

唯願護念我及一切眾生🙏



吾觀地藏威神力

恆河沙劫說難盡

見聞瞻禮一念間  

利益人天無量事

—《地藏菩薩本願經.見聞利益品第十二》


♦《地藏經》為何稱為孝經?

《地藏經》被視為佛教的孝經,是因佛陀到忉利天宮為母親講說本經,即是為了盡一份孝道。

另外,經中地藏菩薩的前世曾為婆羅門女、光目女兩世以上的孝女,為了救贖母親墮地獄之罪,解除罪業之苦,將家產供養三寶,廣修布施,善盡為人子女之道


誦念《地藏經》盡孝道

由於地藏菩薩過去世因孝順母親而發了大願心,也就是以孝女身而發願度盡眾生;

因此在漢地,以農曆七月卅日為地藏菩薩聖誕日,民眾除了祭拜祖先,或參加與地藏菩薩相關的法會,為了表示孝道孝心,也都會誦念《地藏經》。


《地藏經》十分受到佛教徒的歡迎,地藏菩薩在經中展現的孝道精神,不因時空而褪色,又如蕅益智旭大師、弘一大師都曾為父母誦《地藏經》,將功德迴向給父母。


♦ 孝道精神建立溫馨家庭

由於時代的變遷,現代的家庭結構不同以往,但家庭倫理的中心價值「孝道」,在現代更形重要,能讓日漸淡薄疏離的家庭關係,重拾溫暖關懷,真正有家的味道。

◎摘自《地藏菩薩50問》


(圖文轉載法鼓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25年9月20日 星期六

全國古蹟日22縣市與傳統藝術的深度對話

文化部每年 9月第三個週末,舉辦「全國古蹟日」活動

2025年以「文資有聲‧時代共語」為題,連結文化資產經由與人互動所產生的聲音或故事,傳達文化資產不僅可看見也可被「聽見」

系列活動包含全國文化資產行動博覽會、結合傳統與創新的藝文表演、主題講座、文資市集等,也特別製作六集Podcast節目,歡迎線上線下逗陣來參加。


傳藝手作坊

隨著每一下敲打、切割、剪裁、填壓……,這些扎實的聲響交織出了資產文化的重要音軌。

這些精細的手作過程不僅是技藝的展現,更是文化資產中蘊藏的深厚智慧。

讓民眾親身感受傳統工藝的魅力,也是一場與傳統藝術的深度對話~

一同「聽見、感受」臺灣文化資產的歷史之美,並一起推動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傳承!

全臺各縣市系列活動,帶領民眾深入體驗臺灣各地文化資產的美麗:

⚫ 2025臺北古蹟日「行經之地」

♦️ 活動日期:9月13日(六)至11月1日(六)

2025臺北古蹟日 以「行經之地」為主題,穿越臺北的城市縫隙。 

聚焦臺北鐵道沿線的文化資產,從車站、機廠到倉庫、工廠,探索城市邊界的歷史地景。


2025年的導覽手冊《列車即將進站,請旅客準備上車》,在火車的行經之地上,邀請大家一起認識散落在城市的鐵道遺產。

手冊除了古蹟日活動外,也整合了不同單位的導覽、走讀、講座,希望跟大家一起打開臺北,我們誠摯邀請您搭上這班「記憶列車」,走進沿線的老廠房與倉庫,聆聽文化資產的故事,聆聽臺北城曾經的鐘聲響起、鐵軌震動― ―列車即將進站,請旅客準備上車。

*展覽 *工作坊 *小旅行 *演出

​詳細資料請至活動官網

https://share.google/l3Q6TKSGkM0DdK6DC


⚫ 2025新北市古蹟日

「煤說過的故事在新北」

♦ 活動日期:9月20日(六)至11月2日(日)

互動遊戲與沉浸體驗展現新北礦業建築文化價值,推廣文資走讀與新北城市記憶。

新北 市政府 文化局 特別規劃於9月至11月開放民眾報名16場次「多元文化路徑探索」。

分為主題a「產業路徑走讀」與

主題b「文資文史走讀」。

將由專業導覽老師與文史工作者帶領,帶您走入煤礦遺構、歷史聚落、老街廟宇及遺址,感受新北豐厚的文化底蘊。

*展覽 *小旅行

✴️9月18日中午12時開放報名

詳細資料請至活動官網-新北市文化局

https://share.google/hMpLFVAry8udlIJBc


⚫ 2025桃園市古蹟日

「桃學趣.探險總動員」

♦活動日期:9月6日(六)至10月10日(五)

「桃園有煤?有! 煤礦文化路徑教育推廣活動」

你知道桃園以前有很多煤礦嗎?

這些煤礦怎麼影響我們平常的生活呢?

從故事和遊戲中認識桃園的煤礦故事,系列活動,了解我們家鄉的過去和現在,豐富多元的文化資產。

邀請大家一同探索、一起學習,開啟屬於你的桃園文化冒險篇章

無論是深入煤礦故事漫遊千塘水鄉,或是揭開航空城的神秘面紗,都等你來發現並親身體驗。

快跟著桃園「桃學趣!」動起來成為探險總動員的一員,讓桃園的故事更加精彩、更持久傳承!

*講座 *繪本說故事 *桌遊體驗

桃園市政府 文化局

​詳細資料請至活動官網

https://culture.tycg.gov.tw/News_Content.aspx?n=11103&s=1583618


⚫ 2025新竹市古蹟日

♦ 活動日期:6月10日(二)至11月30日(日)

《100進行市》暨新竹古蹟日

漫遊百年古蹟,體驗新竹歷史與城市風華

*講座 *工作坊 *文化市集*走讀

*展覽 *秋季寫生日

​詳細資料請至活動官網


⚫ 2025新竹縣古蹟日

♦ 活動日期:9月28日(日)至12月20日(六)

新竹縣文化資產系列活動

遊學竹縣文化資產,踏訪歷史現場,感受文化魅力

*小旅行

​詳細資料請至活動官網


⚫ 2025苗栗縣古蹟日

♦ 活動日期:9月20日(六)

苗栗最新 文資講座

配合古蹟日活動,舉辦夥房建築、日式建築及產業遺產之文資講座

詳細資料請至活動官網


⚫ 2025臺中市古蹟日

「築跡臺中-串起地景產業地圖」

♦ 活動日期:9月14日至10月26日

透過不同視角認識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與歷史足跡。

多元活動型態串聯臺中各區文資場域,歡迎大家一同加入這場歷史與創新的對話,探索臺中山、海、屯區的歷史文化路徑。

1. 文化路徑~探索臺中地區煙草產業軌跡,走訪菸業文化資產路徑,見證產業風華

2. 尋跡臺中—城市中的考古地景

探索小來公園探坑與週遭地景,穿梭時空,尋訪城市生活的歷史

*導覽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詳細資料請至活動官網

https://share.google/xI8AbfjXxTc37Elb


⚫ 2025彰化縣古蹟日

♦ 活動日期:8月9日(六)至9月28日(日)

2025彰化古蹟日-築蹟彰化.咱來散步看古蹟

精選具代表性的古蹟與歷史建築,透過實地導覽、互動體驗與數位科技,推出彰邑文史講堂、文資輕旅行。

以及鹿港傳藝教育基地體驗課程等系列活動

*小旅行 *講座

詳細資料請至活動官網


⚫ 2025雲林縣古蹟日

築蹟眷影-雲林流動藝術饗宴

Yunlin Flowing Feast Of Arts

♦ 活動日期:9/20-10/5

慢遊雲林,近距離欣賞雲林文化資產之美

*流動藝術饗宴 *演出 *展覽 *市集

✴️在各館舍集章

詳細資料請至活動官網

https://tour.yunlin.gov.tw/wt-front/Activity/News/N000001775


♦9月20日(六)至9月21日(日)

運用「虎尾建國眷村文化園區」場域及人文特色,邀請藝術表演者共創,展現眷村生活美學。

民眾透過古蹟、劇場、舞蹈及市集,重新走進老眷村的時光脈絡,讓文化資產走入日常,喚起大眾對歷史場域的情感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jian.guo.village/


⚫ 2025嘉義市古蹟日

祀神 Town 結合桃城四門守護神

♦ 活動日期:9月20日(六)至9月21日(日)

2025年嘉義建城321年,古蹟日推出「祀神Town」系列活動,其靈感來自清代諸羅城門,分別祀奉不同神明的信仰風貌,當時城廓也因形似桃子,而有「桃城」別名。

這些神祇不只是城池守護者,也是庶民日常的精神支柱。

這次將走訪四座城門上重要的守護神祇,「祀神」也是過去民眾的信仰中心的神明廟宇,「town」也是「城」的概念,從「桃城諸羅」出發,認識四座城門舊址、三條古道和府路巷。

2025年甫對外亮相的歷史建築原嘉義城隍廟戲臺(林宅),以及推廣本市「木都」的嘉義舊監獄暨宿舍群等,運用幽默有趣的諧音梗,帶著民眾穿越時空之旅,讓大家感受生活日常中城市發展與信仰文化的底蘊。

*工作坊 *小旅行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詳細資料請至活動官網

https://cabcy.chiayi.gov.tw/web/cabcych/HotActivitiesList_25071414580242078


⚫ 2025嘉義縣古蹟日

♦ 活動日期:9月1日(一)至9月30日(二)

跨古論今-低碳綠行大南方

邀請民眾走訪各古蹟、歷史建築體驗文化資產的嶄新價值與時代意義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 https://share.google/VZz4sMcXi3wbwgUwM

✴️集章活動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

詳細資料請至活動官網

https://www.facebook.com/tbocc01/


⚫ 2025臺南市古蹟日

「府城城垣300年」

♦ 活動日期:9月20日(六)至11月23日(日)

2025臺南市文化資產月-如果城門是任意門,是臺灣府城城垣及城門啟建300週年。

國定古蹟「原臺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蹟」象徵臺南過去作為臺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並因城內外交流往來之關係,發展形塑現今臺南的樣貌。


城門城垣不僅是圍束守護的界線,也呼應今年歐洲遺產日的主題,建築更是與代表交流的門戶;不僅是古老的文化資產,更是與當代生活的連結。

臺南人的生活與城牆密不可分,也讓城內、城外展現不同的生活文化。


♦2025 臺南文資月的三條小旅行,市區線以「大北門」發展的臺南庶民休憩史「跨越時空約會去」、大西門與五條港的工匠生活「赤崁扞頭司阜」以及溪北城外居民的日常生活文化「牛車來去墾南瀛」,透過體驗與走讀,認識臺南城內,城外的人文歷史風景。讓文化資產變身為任意門,激發更多保存與再利用之想像。


臺南文資月

https://www.facebook.com/tchmtainan/

*講座 *古蹟運動會 *文資小學堂頒獎典禮*小旅行

🩸2025 臺南文資月•活動報名

詳細資料請至活動官網

https://share.google/M1R3u7wDCKchFWBwJ


⚫2025高雄市古蹟日

♦ 活動日期:7月5日(六)至隔年6月30日(二)

雄麻吉卡-集章活動/2025南方治理平台-「跨古論今-低碳綠行大南方」-實境解謎 \老屋巡禮 \城市景觀與老屋再生講座2  \鳳梨騎育記6.0

透過介紹高雄貿易發展歷史及代表建築之風格,帶民眾親近瞭解古蹟背後的城市發展背景與文化底蘊

✴️集章活動  *實境解謎 

*小旅行

詳細資料請至活動官網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全球資訊網

https://share.google/bge7AhOsqyzFRL5Li


🟧 「跨古論今・低碳綠行大南方」南方文資護照.跨域集章活動

♦活動日期:9/1-9/30

活動時間:依指定文資景點開放時間為主


落實UNESCO「2030文化指標」及實踐文資保存國際趨勢,串連6縣市,由嘉義縣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臺東縣與澎湖縣共同響應,推動區域合作與文化治理實踐。

透過探訪不同縣市的指定古蹟、歷史建築、聚落等文化資產的串聯活化,蒐集一章一景,串起一場精彩旅遊路線與綠色文化行動!

凡完成指定文資景點跨域集章任務,可至曾走訪縣市兌換限定紀念品。

跨古論今–低碳綠行大南方|2025南方治理平台 https://share.google/33qauaSSbBTiIExzm


🟢 2025屏東縣古蹟日

低碳綠行大南方「南方文資護照跨域集章」活動

♦ 活動日期:9月1日(一)至9月30日(二)

透過古蹟、歷史建築、聚落等文化資產的串聯活化,帶動大南方地區共創低碳旅遊路線與綠色文化行動

✴️集章送好禮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詳細資料請至活動官網

https://share.google/aqHjtxT1Vtcbkdaml


🟢 2025臺東縣古蹟日

「跨古論今-低碳綠行大南方」文資護照跨域集章活動

♦ 活動日期:9月1日(一)至9月30日(二)

串連6縣市共同響應文資護照跨域集章活動!

*小旅行 

詳細資料請至活動官網


🟢2025澎湖縣「全國古蹟日」,開幕式以國定古蹟「澎湖天后宮」做為博覽會文化記憶的源頭,象徵台灣開台歷程的見證者。

♦活動日期:9月1日(一)至9月30日(二)

跨域集章任務」:橫跨2個以上縣市, 並集滿至少3處文資景點之戳章,始符合兌換資格。 

可在曾跨域集章之縣市,出示蓋有戳章之「南方文資護照」,即可兌換該縣市之紀念品。


⚫ 2025金門縣古蹟日

♦ 活動日期:9月27日(六)至9月28日(日)

2025金門古蹟日-「築戰藝景、行旅玩趣」

規劃四條行軍體驗路線,踏查戰地景觀、感受歷史現場

*小旅行 *工作坊

詳細資料請至活動官網

金門縣文化局 https://share.google/fEYW25RaYffbUp74r


⚫ 2025連江縣古蹟

「拍楸-你的海洋,我的陸」

♦ 活動日期:9月5日(五)至11月16日(日)

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

「拍楸」(閩東語 ㄆㄚ ㄖㄧㄨ,pha-jiu),是馬祖世代傳承的重要捕魚工法。

意指每年8、9月,全村動員,邀請眾多男丁勞力,連續出海十多天,將巨大的竹樁打入海底,為漁網定錨,也為來年的豐收打下基礎。


「你的海洋,我的陸」延續傳統「拍楸」面對大海的智慧,轉化為當代藝術島的舉辦,透過多元藝術形式呈現馬祖的文化遺產與現代生活,探討環境生態、身分認同、空間政治和關係美學等不同議題。


透過藝術邀請海內外的創作者、觀眾、島民及心繫馬祖的人們,在齊心協力的共創精神下,在馬祖戰地文化景觀背景下創作藝術饗宴

*展覽 *工作坊 *小旅行

*演出

詳細資料請至活動官網

馬祖國際藝術島 -Matsu Biennial

https://share.google/onLlhfNxwXeelV0Nd

(轉載)

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活動資訊將持續更新~

https://2025nationaldayforculturalheritage.com.tw/

2025年9月18日 星期四

如何成為心的主人

【學佛Q&A】如何成為心的主人?

社會就像一個大染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環境塑造好品格,但若是被外境迷惑,壞環境則會讓我們養成壞習價。

然而,要如何才能不被外境迷惑,成為心的主人呢?


一般人往往只能被動地為環境所汙染、困擾:甚至明知不該貪心、生氣、妒嫉、懷疑,卻無法自我控制,從而「心隨境轉」。

當我們無法做心的主人,就只能被動地讓環境牽著鼻子走,受困於七情六欲的煩惱心。

心靈環保的功能,就是能讓我們的內心不受環境的影響起煩惱,能夠運用智慧做心的主人,讓「境隨心轉」,無入而不自得。

身在哪裡,心在那裡

當身不由己、心不由己時,可以運用心靈環保的兩種禪法,幫助我們收心、安心,做心的主人,不被外境左右。


第一種 心靈環保安心法是「身在哪裡,心在那裡」。

也就是練習身體在哪裡,心就在那裡;現在正在做什麼,心就在做什麼。我們要和自己現在的舉手投足、起心動念在一起。

例如在聽任何課程時,就是專心聽課,不要人坐在教室裡,心卻跑回家或跑去公司。簡單來說,就是心裡不要去想和上課無關的事,不只耳朵專心聽講,心也要對課程內容清清楚楚,身心合一便是禪修的基本原則。


第二種 心靈環保安心法是「感受自己的呼吸」。

練習將我們的心,用來享受呼吸從鼻孔出入的感覺。藉由感受呼吸而沉澱身心,任紛亂的念頭浮現、消失,漸漸地就能認清這些都只是妄念,不會受到外境迷惑了。


♦ 心不被環境和情緒左右

心靈環保能讓我們觀照自己的心,經常練習著禪法,使自己的心不受環境和情緒的影響,便不會被環境和情緒所左右,而可以指揮自己的心,成為心的主人,這就是禪法所發揮的心靈環保功能。


透過禪法鍛鍊我們的心,將能做好自己個人的主人翁,從而有能力照顧家庭,進而照顧公司團體,最後甚至能成為改變社會、改變世界風氣的領航員。

當你成為自己心的主人,就能如此層層擴大影響力,成為造福大眾的人間菩薩。


◎摘自《心靈環保50問》


2025年9月16日 星期二

錯誤傳言降低資訊敏感度

雖然包裝成要大家「不要貪心」、「小心詐騙」,但把虛構的內容當成真實案件,並冠上「教育意義」的名義在社群平台流傳,

★不僅無助於幫助民眾辨識詐騙★還可能讓人逐漸習慣接受假訊息,

★反而降低資訊敏感度。


♦經查證-錯誤-虛構人物

網傳「黃瑞德校長的受騙經歷」的訊息:

文章,聲稱是台灣一名「黃瑞德校長」的遭騙 2,000 萬元的血淚經歷,並因此整理出 7 大騙人套路,供民眾警惕。

原始謠傳版本:

★MyGoPen查證參考:【錯誤-虛構人物!】

https://www.mygopen.com/2025/09/Principal.html?m=1

🩸查證解釋:

網傳訊息原始出處為何?

MyGoPen檢視網傳訊息發現開頭出現「這是一篇根據影片內容,整理出的約十分鐘精華文章...」的文字描述,這通常是民眾將 YouTube 影片連結丟給 Gemini、ChatGPT 等 AI 工具,並要 AI 摘要影片內容時會出現的語句,可以推論網傳訊息原始出處應為一部影片。


✴️網傳訊息提到的故事,真實性為何?

♦首先,MyGoPen 在 9 月 4 日的查核報告,提到過民眾遇到這類影片,首要謹記「不要細究」,例如: 

(1)不要去探討是否有「黃瑞德校長」這個人。

(2)不要管影片中的事件是否「真實存在」。 

(3)不要給影片或文章流量,最好不要點開。

要拆解一則沒有任何消息來源的傳言,必須先確認它是否來自內容農場網站或頻道,而「美玲晚年說」上傳的影片,具有聳動標題、AI 旁白配音、來源不明的畫面等,即為典型的內容農場頻道。


❎內容頻道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流量」,有流量才能化為收益,

你如果想著「聽聽看它會說些什麼」,或是邊看邊思考「是不是真有人遇到這些詐騙」,

其實都只會加長你看影片的時數★而內容農場即可藉此獲得流量或點閱率,賺取收入,進而製作更多農場影片。


內容農場頻道有許多種類,傳言提到的內容,是以「詐騙」、「養老」等內容為主的頻道。

此外還有像是「宣導機場新規定」、「宣導銀行新規定」、「宣導國家政策」或是「宣導養生知識」的頻道,無論內容是真是假,都應謹記。

★這些頻道不應該是你接收訊息的管道。 

例如機場是否有新規定,應查詢各大航空公司或民航局網站;

銀行是否有新規定,應查詢各家銀行或金管會網站

國家是否有新政策,應洽詢相對應的政府部門;

🩸養生知識應詢問專業的醫生或護理師,而非素未謀面、披著白袍自稱是醫生的人,或是 AI 生成的醫生。 


♦至於傳言提到的詐騙相關內容,應詢問的對象是警方、165 反詐騙專線或是 MyGoPen 等單位。

若是不知道該如何查詢,還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搜尋新聞媒體有沒有報導,如果是重要政策,國內主流平面或電視媒體一定會有報導。


🔴傳言故事雖然是杜撰,但具有防詐教育意義,為何還需要查證? 

★一個故事是否「有教育意義」和它是否「真實」是兩回事,不能混為一談。

以傳言為例,把虛構的故事描繪的極為生動,甚至標榜為真實事件,就會誤導觀眾把「編造內容」當作「現實案例」,★無形中會破壞民眾對於社會的信任度。

即使故事內容圍繞著「不要貪心」或「防範詐騙」這種正面訊息,或是「好心」提醒民眾不要被騙,★也不能因此忽視資訊來源有問題這件事。

內容農場除了會騙取流量外,一旦錯誤或虛構的資訊,被冠上「教育意義」名義在社群平台流傳,

★民眾可能會逐漸習慣接受假消息,反而降低資訊敏銳度。


結論 

總結來說,網傳訊息其實是一部內容農場影片的摘要,影片中提及的人物及案例,皆為虛構的故事,傳言並未註明這些重要的資訊,容易讓民眾誤以為是真實發生的案例。


(節錄)MyGoPen查證參考:

https://www.mygopen.com/2025/09/Principal.html?m=1

— — Francisca 

 (I.N.F.A.國際專業美容師護照協會 No.2331全球認證)

『美』不只是心中有愛

『美』還要Know–How

2025年9月15日 星期一

超度亡靈「七七」佛事

佛教是相信超度亡靈的作用的。

超度的期限,最好是在死了「七七」四十九日之前。


因為佛教相信,就凡夫而言,除了福業特別大的人,死後立即上生六欲天。

定業深的人,死後立即上生禪定天。

罪業特別重的人,死後立即墮地獄。

至於一般的人,死了之後尚有四十九日的緩衝期間,等待業緣的成熟,再決定輪迴的去向。

在這期間,如有男女家屬以供養三寶及齋僧布施的功德為之迴向超度,亡者便會由於善業功德的感應而得到超生的幫助,促成 生於善道 如人間天上之因緣的成熟。


過了四十九日之後,已經隨著亡者自己的業力而去投生,那時再做超度的功德,只能增加他的福力,或減少他的苦難,但已不能改變他已經投生的處所了。


不過也有例外,如果是枉死,或者死得淒慘,由於怨結不解,他們縱然已經化生鬼道,還會在人間作祟,這就是通常傳聞的「鬧鬼」。

這樣的情形,需要誦經超度(向其說法使其知所去處),佛力引薦往生善道。

佛教通常稱鬼道眾生為「餓生」或「餓鬼」,所以往往用密法的咒力加持,變食施食的「焰口」及「蒙山」,對於平安鬼類的作祟,有特別顯著的效驗,這種功能的佛事,對於其他的宗教——神教而言,他們簡直沒有辦法。


當然,以上是就佛教本身的立場而說,事實上,向來請僧尼做佛事的中國人,未必就是佛教徒,甚至是不折不扣的儒者,如近人唐君毅先生,他是著名的新儒學者,但他母親去世之後,仍到香港的寺院中做佛事,並把靈位供在佛寺中。

他因自嘆他的哲學,在這一方面用不上力,所以仍抱著「祀如在」的儒家觀念,尋求「慎終追遠」的安慰。

像這樣的例子,可謂極多,如要他們完全照著佛教的觀念來做,恐怕不易,所以這是中國佛教必須求一解決途徑的一大課題。


◼️註解

《佛祖統紀》卷十五「有朋法師」傳:湖人薛氏婦早喪不得脫,其家齋千僧誦《金剛般若》,請(朋)師演說經旨。

婦憑語曰:「謝翁婆一卷經今得解脫。」

翁問:「千僧同誦,何言一卷?」

答曰:「朋法師所誦者,蓋師誦時不接世語,兼解義為勝也。」


∆ (節錄) 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 - 05-02 佛教相信超度亡靈的功用嗎?

https://ddc.shengyen.org/?doc=05-02-022

(圖文源自法鼓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頭七」佛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祈願 水水的媽媽

心開意解

往生西方佛國淨土

蓮品高昇花開見佛


— — Francisca 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