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7日 星期二

臘月廿六「豕」合寫為「家」/五大蛋白質

中國農曆過年,民間在臘月,過節的氣氛可是一天比一天熱烈。

民諺:臘月二十六,燉大肉」。



為什麼年前要燉豬肉,而不是其他牛羊肉呢?

許慎編撰《説文解字》中説:「宀為屋也」;「豕為豬也」,兩字合寫為「家」字。

説明有家就有豬,無豬不成家,可見我國古代人民養豬非常普遍。

古代肉食資源也不足,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一年到頭很少吃肉,過年了,把家裏養的豬殺了吃肉,也就算慰勞一年的辛苦。

而在古代,農耕社會,牛有重要的社會地位,甚至一頭牛命比人命還值錢,所以不會把勞動生産工具宰殺了。

而且在道教中,不論是什麼派系,都有不吃牛肉的傳統,這一宗教信仰形式也和牛的農耕使命有關係。

民間俗語:「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這句話體現的正是最普遍的生活民俗。

每日所需的「五大蛋白質」來源的肉類、魚貝類、牛奶.乳製品、雞蛋以及黃豆.黃豆製品,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質「」的基準圖: 

(:食品成分資料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轉載源網址:

http://big5.eastday.com:82/gate/big5/tianqi.eastday.com/news/39815.html


— — Francisca 

 (I.N.F.A.國際專業美容師護照協會 No.2331全球認證)

『美』不只是心中有愛

『美』還要Know–How